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吉照村,农民在田间管护青蒿。来源:东方IC
每年8月,广西融安县多个乡镇的山坡上,都会被一片片绿油油、一米多高的植物所覆盖,这是被誉为“中国神药”的青蒿素的生命之源。而在广东罗浮山纪念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的青蒿园景区,每逢周末假日,各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与“青蒿治疟之源”石碑拍照留念……
“青蒿”,这株小草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神秘。在路旁、在荒地、在村边、在林缘、在草地、在河谷,在距离人类居住区不远的地方,人们总是能见到它顽强生长的身影。
然而,正是这样一株普普通通的小草,它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展现了中华民族中医药宝库的博大精深,结出了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累累硕果,彰显了中医药拱卫人类健康的独特优势,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事业振兴崛起、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
奇迹:“一叶青蒿”救疟疾之苦 中医药书写世界担当
疟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之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20世纪60、70年代初,我国曾两次大范围爆发疟疾,1960年和1970年全国平均发病率高达155.4/万和296.1/万。
人民的生命健康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疟疾肆虐,刻不容缓,1967年中央下达抗疟研究“523”任务,谁来挑起重担?
这时,有着“西学中”背景与执着科研精神的中医研究院研究实习员屠呦呦进入了课题组视野。39岁的她临危受命,接过重担,成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
1985年,屠呦呦在实验中。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开掘中医药宝库,让精华从古典医籍里“破茧成蝶”,复杂与困苦超乎想象。此时,不仅美国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国内也已经筛选了上万种化合物与中草药,均未取得明显疗效。
研究应该从何入手?3个月内,屠呦呦或伏案钻研历代医籍,或跋涉于山水之间,或走访在民间老中医家中。她带领团队精选编辑出包含640个方药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夜以继日地筛选了380余种中药提取物,最终确定出几种中药作为研究对象,青蒿正在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批批反复试验,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为第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出于保密,课题组将其命名91#)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筛选工作终于出现了突破。在圆满完成91#药临床验证任务后,屠呦呦就立即投入到化学研究工作。和课题组讨论、比较分析了已得的化学单体,并开始在鼠疟上评价药效。1972年12月初,鼠疟试验发现,从11月8日分得到的II号结晶有显效。首次以药效证实了从青蒿中获得的具有抗疟活性的单一化合物(曾称为“青蒿针晶II”等,后定名为青蒿素)。课题组于是将1972年11月8日定为青蒿素的诞生之日。
为了克服临床困难,屠呦呦带头以身试药;为了抢时间,她在高温酷暑下跋山涉水,完成21例临床抗疟疗效观察……如此,青蒿素才“蝶变”成在抗疟一线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济世神草”。
2015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还是用那双手,屠呦呦坚定地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刻,青蒿素和屠呦呦令世界瞩目。
青蒿素的诞生,为全球抗疟作出重要贡献。据世卫组织统计,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避免了死亡。而中国也在短短40年间,将本地疟疾病例从数万例降至零。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非洲应当铭记这一发现。”塞内加尔记者阿达马·盖伊在《中国与非洲》一书中写道:“没有任何一款抗疟药品像青蒿素这样孕育如此之大的希望。”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指出:“屠呦呦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中获取了青蒿素的妙方,并制造出抗击疟疾的良药。如今,青蒿素已在全球拯救了数以百万的生命,这堪称独一无二的科学壮举。”
通过“青蒿”这株小草,全世界更多人开始了解并接受中医药。而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体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也举世共睹。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卫组织的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脑、乙脑、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中医药走向世界是时代的需要,世界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和现代科技结合,将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作出贡献。
齐心:千年根基源远流长 中医薪火代代相传
2019北京世园会本草印象馆,临沂中医院现场指导制作中药香囊,受到游客热情追捧。人民网记者 崔元苑摄
丁香、艾叶、薄荷、白芷……将药草精确称重、配伍、捣制,在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本草印象馆,游客们在医生指导下,饶有兴味地体验制作中药香囊。只需随身携带这些由不同剂量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香囊,即可实现驱蚊、祛湿等功效。
用中药之“香”防病治病,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一门“绝技”。到了现代,每逢时令变换,各大中医院、中药房依然会推出精心研制的中药香囊,除烦安神、避秽驱蚊、防流感、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不一,深受老百姓欢迎。
被誉为藏医圣典的《四部医典》,2018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图为西藏山南藏医医院藏医药博物馆珍藏的金书版《四部医典》。李轶群摄
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医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如藏医药、蒙医药、傣医药、维医药、苗医药、回医药、壮医药等,这些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医药,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浩瀚烟海中的珍宝,数千年来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身健康,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医药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熠熠生辉。
中国中医药,蕴含着几千年的“中医智慧”,是中华民族需要守护和传承的“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传承,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将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专法护航中医药的传承与振兴,则使中医药事业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如今,依法传承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中医行业和中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年过九旬,被称为中医药学界“国药泰斗”的金世元老先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药材鉴别、饮片炮制、中成药制作、中药调剂等技艺都在金世元的心中深深扎根。“老药工们的绝活、各种看家本领,应该要好好地传承下去。”金世元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医药传承的核心。
中医药宝库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
回首往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中医的传统师承教育纳入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逐步形成。
凝望今朝,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已经培养出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充实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为支撑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屠呦呦用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她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通过“千人计划”等途径,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让青蒿素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以中医药人才培育为支撑,中医药创新发展获得了不竭动力。“十二五”以来,中医药已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3项;4种中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Ⅲ期临床研究;一批中成药正在开展欧盟注册研究……
可以预见,金世元、屠呦呦之后,中医药界将新人辈出,群峰竞秀。他们将发扬“青蒿素精神”,再攀科学高峰,让中医药为世界贡献出更多奇迹。
齐力:坚持中西医并重 科技赋能创新涌流
青蒿是中药,青蒿素是西药,中西医结合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创新链条。
西医药学为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面临研究困境时,重新温习中医古籍又给予了她创新的灵感。
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石学敏,从医57年,一直坚持“中西结合、融西贯中”,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治疗中风这一世界级医学难题上,迈出了一大步。
世界性难题lgA肾病(尿毒症的首位病因)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临床肾脏病学专家陈香美带领项目组,历时20余年,将中医整体观融入西医临床实践,提出“风邪扰肾”的新理论,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学术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内外认可。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与政策扶持下,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成为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讲话时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从砂锅熬汤到颗粒中药,从膏丹丸散到注射针剂,从依靠五个指头到借鉴影像技术,中医药一直与时俱进。同样,西医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源于中医启示。近年来,西医提出的整合医学、个性化治疗等理念,更与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不谋而合。
历史的实践一次次证明,中西医融合发展,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会使中医药创造出更多生命奇迹,结出更多令全世界人民获益的原创性成果。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当前我国科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已获得诺奖,耄耋之年的屠呦呦依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将全球顶尖科研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继续攻坚“抗药性”难题,为实现一个没有疟疾的世界孜孜努力。
奇功:迈出中国走向世界 为全人类健康谋福祉
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针炙铜人雕塑。王国菁摄·
习近平在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透过中医药发展看世界,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在构建政府可承受、群众可负担、财政可持续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青蒿素抗疟,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非洲疫区民众把它亲切地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受益于青蒿素,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可能患疟疾的人群中疟疾发病率下降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60%,62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对于80多岁高龄的石学敏来说,28岁就走出国门,他用精湛的中医针灸术挽回了无数生命,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
“在国外诊所,外国专家每天工作7个小时,而我们通常需要工作10到11个小时。为了看中医,患者们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石学敏多次接受外交部、原卫生部的指派为外国政府首脑、高层官员治疗,被誉为“针灸外交”。在他心中,这种交流建立的是一种超越国别、制度和文化差异的“健康友谊”。中医药要更大范围走向世界,产业化和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天士力等6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均开办了中医医院、中医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经历了艰难求索,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例顺利完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制剂,通过国际化的现代医学评价体系,再次证明了现代中药的配方科学性、质量可控性。
70年来,从不了解到逐渐认可,世界各地的人民开始更加愿意、更加放心地使用中医药。
不久前,由中国政府举办的援外中医技术培训班在宁夏银川开班,来自索马里、尼泊尔、蒙古国、缅甸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20名医疗领域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沙特小伙艾哈迈德·纳赛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练习拔罐,他觉得几天的培训让自己受益良多。“中医治疗很温和,不需要手术。”纳赛尔对中医治疗非常入迷,他希望把学到的技术带回祖国,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医药的益处。
为了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建立一支“不走的中国医疗队”,中国政府已经举办了6期援外中医技术培训班,通过临床带教、学术讲座、手把手操作等,培训出300余名学员。中国中医药团队先后在柬埔寨、科摩罗、多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实施快速清除疟疾方案。
如今,中医药已传播到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每年来华的留学生中,除了学习汉语言外,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数量最多。
中医药所代表的“中国智慧”亦越来越受瞩目。2018年11月,《罗马宣言》首次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中医药日”;同月,“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传统医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2019年5月,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发布,其中纳入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分类。
2019年9月29日,当屠呦呦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手中接过代表着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这一时刻,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聚焦到屠呦呦、聚焦到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礼物。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则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结出的丰硕果实。在未来,中国的中医药还将书写出更多传奇故事,“中医智慧”必将更好地惠及世界、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