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末,各家大银行在揽储、销售理财产品方面不遗余力。
存款利率不断走低后,今年中小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压力增大,转而将部分精力放在销售理财产品方面,但在资管新规下,这些大多数没有理财子牌照的银行,又不太敢过于追求理财产品的规模,陷入两难境地。
今年以来,尚未有新的银行获批理财牌照。上一张牌照发放,还是2023年12月底浙银理财获批。随着监管政策日益收紧,部分无法获得理财子牌照的中小银行仍在等待,有的甚至已经选择放弃。
面对今年银行理财牌照“零”发放现状,作为中部地区城商行的代表之一,()(601577.SH)是等待的一方。12月2日,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对理财子公司申筹,仍在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了解最新监管政策,推动理财子公司申筹相关工作。
长沙银行之前已经苦苦等了四年,今后能否如愿,仍存在不确定性。2018年,长沙银行就曾公告拟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但一直未获批准。
与长沙银行一样,申请过牌照迟迟未批的还有多家A股上市城商银行,如()(601963.SH)。据()iFinD统计,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还有19家没有理财子牌照。在这些未持牌银行中,()(601838.SH)、()(002966.SZ)、重庆银行、长沙银行和()(601825.SH)等,存量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均超过了5000亿元。
在我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下,各类金融牌照极具分量。理财子牌照无法获批,对这些银行来说也影响巨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各地监管部门新要求下,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大部分要在2026年年底前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
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持牌理财公司外,目前市场中还有超过230家中小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涉及的存续规模超过3万亿元。这部分存量理财产品,要在今后两年内逐步清理。
稀缺的理财子牌照
为何银行获批理财子牌照越来越难?
首先是理财子牌照的优势,其业务类型包括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相比资管牌照,投资方式也更多样和广泛。因此,不少城商行对拿到理财子牌照充满期待。
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对银柿财经表示,最近两年有不少城商行一直在与监管沟通,希望获批牌照、设立理财子公司,但监管要综合考虑其监管评级、风险状况、资本实力等因素,因此能获批的极为有限。
一位上市城商行内部人士也认为,“在监管趋严背景下,发放新牌照会更严格,银行的运营状况、专业投研能力、管控能力等都是风险考量因素,在金融科技基础方面也有更高要求,牌照或许还会下发,只是中小银行获批的难度无疑会增大。”
今年理财子牌照停滞发放,也是监管出于对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表外风险关注度的提升。近些年在严防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地方中小银行运营安全度被提上更高位置。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银柿财经,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在风险隔离能力上有欠缺,影子银行、隐性债务风险仍然存在,不下发新牌照,也是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子牌照,也是近几年才开始下发,总数量并不庞大。自2018年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筹建以来,至今获批的也只有32家,包括六大行、股份行和少数几家头部城商行。
图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
从2022年开始,牌照发放速度放缓,当年只有北银理财和法巴农银理财两家获批筹建,2023年,浙银理财是唯一获批筹建的理财公司,也是至今最新的一个牌照。目前,浙银理财还未正式开业。
法巴农银理财是最近开业的一家理财公司,2023年6月份已经开业,这是由农银理财出资49%、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出资51%设立,也是国内第5家批准筹建的合资理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注册地在上海。
对于大多数中小银行来说,在监管政策收紧、综合考核更严格的背景下,部分迟迟拿不到理财子牌照的银行可能要选择放弃。
超28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
在今年LPR数次下调,银行净息差收窄后,存款利率不断走低,借助这一时机,不少持牌银行顺势推出了具有替代效应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年底在辅助一些促销手段,吸引客户资金“搬家”。
据银柿财经了解,趁着年末“开门红”的重要营销节点,近期多家股份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打响降费大战,大力向优质客户推荐投资收益高于评级债券的理财产品,并且在管理费、服务费方面给予阶段性优惠。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费用,产品总数超过180只。其中大部分产品的管理费由之前的年化0.2%、0.15%左右,下调到0.05%,最低的已降到0.01%,代表产品为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21号。
除了大幅下调管理费,有些银行甚至将销售服务费阶段性取消、以此来抢客。如宁波银行旗下的宁银理财宁欣日日薪固定收益类日开理财26号产品,在今年年底前,免收服务费。
“存款端降息后,为留住优质客户,理财产品是最合适的转接产品,因此近期在费率方面给出较大优惠,让利投资者。”一位城商行的理财产品销售经理告诉银柿财经。
这些促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客户,其理财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份,9家主要股份行的理财代销规模高达10.29万亿元,较年初增幅超过7%。这一规模中,股份行自营产品占据大头,还有部分来自代销中小银行的产品。
具体到银行方面,据各家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招商银行(600036.SH)今年前三季度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达到3.86万亿元,排名第二的是中信银行,规模为1.41万亿元,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也达到1.23万元,位居第三;其他规模较大的还有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两家均在9000亿元以上。
与这些股份行相比,大多数中小城农商行自营的理财规模相对较小,总额度基本在1000亿元以内,仅上海农商银行一家规模在千亿以上。
在我国居民的储蓄方式中,除了存款外,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9~2023年,我国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大约由10万亿元增加至26万亿元。
这一规模在今年继续提升。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8.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
从机构类型看,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239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其中,已开业的31家持牌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最多,数量达到21577只,存续规模约24.33万亿元,同比上升17.71%,占全市场的比例达85.3%。
图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
“持牌公司的优势在规模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这也是不少城商行仍苦等理财牌照的原因。”一家城商行内部人士称。
在收益方面,2024年上半年,这31家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686亿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80%。
一位银行理财产品经理对银柿财经表示,在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还不到2%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确实能吸引部分投资者。
代销成转型趋势
中小银行在拿到银行理财牌照希望渺茫之际,接下来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清理掉超过3万亿元的存量规模。今年下半年以来,没有理财子公司牌照的多家中小银行已陆续收到通知,要求其在2026年年底前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
据()测算,截至2024年5月末,未持牌银行的理财规模约为3.71万亿元,较年初已经压降了6200亿元。下半年在监管要求下加速压降,预计到今年底规模能下降至3万亿元左右。
另外,据西南证券研报则预计,到2026年底,存续的未持牌理财产品规模可能将少于2.38万亿元。
如何压降这些存量规模,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会是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位城商行人士称,除了一些如长沙银行这类存量规模靠前的银行还在积极申筹外,其他单独申请理财牌照可能性较低的银行,开始准备联合同区域内的其他银行共同申请。
此外,今后转型代销渠道,也是大多数中小银行的选择。
代销机构今年以来已经呈现增长趋势。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其余2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
理财公司合作的代销机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6月全市场有51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20家。
在多位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为持牌理财公司代销,对大多数中小银行来说,也是继续保留理财产品客户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