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点@所有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2024-12-14 19:20:01 股市动态 之汝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点@所有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被大家重视。 在互联网影响下,不少学生自制力差,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未成年人因为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事态的判断还不够完善,遇到挫折时易引发心理问题。 推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未成年人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那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0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目前快节奏、高风险、大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而很少从孩子的心理角度予以重视;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如有的单亲家庭缺少父(母)爱,他们的孩子往往会自卑嬴弱,性格比较孤僻;有的家庭条件好,父母百依百顺,容易造成孩子娇生惯养,害怕困难;有的处于青春期敏感而躁动的未成年人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留守儿童容易成为心理孤儿,隔代长辈教育更是有心无力,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能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往往加剧矛盾,适得其反。 02 学校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当前,学校虽大多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工作缺乏系统性,开展不够深入。 缺少健康课程专业专职教师,师资力量(数量和质量)不够,课时也很难保证,健康教育质量堪忧。 在考试及升学的压力“指挥棒”下,健康教育面临单一的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学内容,工作室功能不健全,难以取得明显效果,缺少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没有真正起到预防教育的作用。 03 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 随着家庭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到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各种文化信息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 网络游戏的暴力、色情化,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未成年人成长、人格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诱导,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04 未成年人自身心理脆弱 如今孩子们成长的优良条件似乎前所未有,重应试轻素质的教育观念让未成年人成为特别缺乏锻炼和社会实践的一代,尤其是缺乏抗挫折训练和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一点点心理危机就不能承受,常常因一时受到挫折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情绪,出现对人生和生命的错误看法,遇事太过偏激,抗压不足。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立足“治未病”的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引导他们成长,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调节生活中的挫折,无过度的幻想。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6.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对自己的事情能集中注意力。 7.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8.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适当改变自己。 9.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01 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经过有压力的事件后,感到心慌、心绪不宁。 02 一般性焦虑 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忧心忡忡。 03 一般性抑郁 表现为遭受心理挫折后,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情绪消沉,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感觉。 04 自我关注 只关注自己,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此感到困惑,但又找不到答案,因而感到非常痛苦。 05 心理固置(固着) 心理固置(固着)指个体在长时期内为某种想法困扰,不知如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 预防心理问题的措施 优化现实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加强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接受心理教育,学会心理调适。 主动向人求助,及时缓解心情。 给家长的指南 01 夫妻关系需要和谐 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未成年人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提高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 02 未成年人表达要倾听 家庭应该是未成年人尽情表达自我的地方,家长把表达的机会多留给他们,让其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作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家长的倾听是最美好、最温馨的举动。 03 宽容约束要平衡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未成年人,在宽容他们的同时要给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会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会破坏亲子关系。宽容与约束并不矛盾,奠定愉悦的幸福基础,就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04 赞扬激励有技巧 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他们获得好成绩而给予夸奖,会让他们觉得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学生。但要长期保持好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们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就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这样会让他们更有动力。 05 美丽自然常亲近 家庭教育要鼓励未成年人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在开放的空间里舒展身心;休息日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并鼓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有助于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 给老师的建议 01 适当鼓励,增强自信 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点,以各种方式: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 02 帮助学生,悦纳自己 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学会悦纳自己。 03 善于疏导,培养感情 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的心理感受,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 04 组织实践,锻炼意志 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练,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的困难,从而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最后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给学生的建议 01呼吸放松法 吸气,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且有节奏;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02思维转换法 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会发现豁然开朗。 03能量发泄法 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输出容易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04音乐调节法 医学表明:多听舒缓、轻盈的音乐,有助于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原标题:《@所有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阅读原文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