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测算,2023年12月理财规模环比降低约5700亿元至26.96万亿元。2023已然收官,理财规模同比降低了2.5%,但12月末的回调更多是季节性因素,2024年1月大概率能够迎来开门红,下半年有望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
▍我们测算,2023年12月理财规模环比降低约5700亿元至26.96万亿元,23年收官,较22年底同比降低了2.5%。
2022年11月中旬开始的赎回潮对银行理财造成了长久的负面影响,一直绵延至2023年3月底。我们测算,5个月时间规模降低约6.58万亿元至24.75万亿元;4-7月在季节性波动中增长至27.22万亿元,但8月中旬开始的债市调整使得其规模小幅受挫,8月理财规模仅增长1200亿元,低于预期;9月更是环比大幅下降1.17万亿元至26.39万亿元,降幅达4.28%,但10月增幅也达到了1.15万亿元,基本完全修复了9月的失地;11月理财规模继续修复,环比增长2100亿元至27.3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12月又迎来季节性回调,规模环比降低约5700亿元至26.96万亿元,23年收官,理财规模较22年底同比降低了2.5%。我们在《债市聚焦20231211—理财月度观察:筑牢全产品线根基,期待更坚定增长》中预计12月理财规模将大幅回落至27万亿元左右。
▍2023年12月理财规模环比降幅略低于往年均值,部分股份行理财规模逆势小幅上涨。
剔除2022年底赎回潮的影响,2018-2021年历年12月理财规模环比降幅均值为6100亿元,2023年12月理财规模小幅低于往年均值,主要是因为部分股份行理财规模小幅逆势上涨,可能是由于国有行的经营重心仍是表内业务,季末考核压力相对较大,部分股份行理财子乘机小幅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2023年12月理财规模降低,季节性因素占据主导,且债市近期走牛,市场无需担忧赎回潮再起波澜,2024年1月理财大概率将迎来开门红。
由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历史上季末理财规模多为环比下降,季初多为环比上升。因此2023年12月理财规模降低5700亿元,季节性因素占据了主导,且近期债市走牛,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向下突破2.5%,理财破净率也在3%以下低位运行,市场无需担忧赎回潮扰动,2024年1月理财大概率将迎来开门红,增量资金入市或将为债市带来更多做多力量。
▍投资策略上,理财子在2022年赎回潮的“疤痕效应”下仍采取了缩久期的防御策略,同时对波动较大的二永债持续大幅净卖出。
2023年12月,理财子净卖出规模达到了801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净卖出最多,达到了528亿元,与现金理财规模整体下降超过1500亿元的趋势相符,对二永债等其他债券净卖出规模也达到了364亿元,创2023年以来新高。2024年1月截止9日,对二永债等其他债券净卖出规模也已经达到了114亿元,显示对于波动较大的二永,理财阶段性有所规避。在久期分布上,受到2022年赎回潮“疤痕效应”的影响,理财无论在利率债还是信用债的投资上均聚焦在1年以内的短债,整体偏向保守。12月,理财子1年以上利率债净卖出153亿元,1年以上信用债净卖出108亿元;1年以内利率债/信用债分别加仓49亿元/303亿元,2024年1月截至9日,利率债小幅拉久期,一年以上利率债净买入103亿元,1年以上信用债仍为净卖出16亿元。
▍2024年理财市场格局展望:上半年规模小幅平稳增长至28万亿元左右。
2024年经济稳增长仍需维持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而银行净息差将面临较大压力,为配合央行货币政策,2024年或仍将推动数轮存款利率的调降,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部分优质现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跑赢3年定存利率,因此我们预计,2024年上半年理财规模将平稳恢复至28万亿元左右的水平。
▍下半年预计在理财子的冲量发力之下理财整体规模将会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
从历史数据来看,理财子整体素有在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其中国有行旗下理财子更为明显,2019-21年国有行理财规模下半年的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别为180%、145%、165%,我们预计,在国有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资产荒”的压力之下债市也料将随之走强。
▍风险因素:
测算结果由于数据可得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场波动超预期,理财赎回潮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银行理财监管趋严。
每经AI快讯,据研究测算,2024年2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1.03万亿元至27.53万亿元,与去年11月的高点持平,理财规模高增的背后更多是此前23年12月年末回表和1月春节取现导致的季节性回撤的修复,理财产品尤其是最短持有期产品年化收益较高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整体看,理财规模修复质量较高,增长规模中现金理财占比仅为32%,其余均为非现金纯固收理财,对债市短端配置力量有所加强。预计3月末理财产品会迎来季节性收缩,规模下降或在万亿左右,但4月初会很快修复,且根据历史规律,修复规模一般高于3月回撤规模,市场无需担忧。预计上半年理财产品规模小幅平稳增长至28万亿元以上,下半年有望站上30万亿元的高点。
文|明明 章立聪 史雨洁 杨宏宇
继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近3万亿元后,我们测算,5月理财规模仍继续增长了4000亿元,其中现金理财规模缩减2900亿元,非现金固收类理财规模增长超过6900亿元,增长质量较高。理财规模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存款降息推进和手工补息的余波,推动了存款搬家的延续,高息存款配置受限之下,资产荒仍旧难解,对短债将有极强的支撑,6月理财回表规模或超以往,但影响只在季末前后一周,市场无需过多担忧。
▍继4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长近3万亿后,5月理财规模仍继续增长了4000亿元,其中现金理财规模缩减2900亿元,非现金纯固收理财规模增长超过6900亿元。
我们测算,2024年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至29.28万亿元,远超我们此前预测,突破了29万亿的关口。增长规模高达2.95万亿元,相比18-23年4月1.87万亿元的均值,超出近58%,环比增速也创2016年以来新高,达11.2%。且增长质量较高,据我们测算,增长规模中,现金理财占比仅为30%。5月以往皆为理财规模增长的小月,2018-23年理财规模平均环比减少300亿元,而今年5月理财规模环比大增4000亿元,远超历史均值,且其中现金理财规模缩减2900亿元,或许和“货币零钱组合”的整改有关。非现金固收类理财规模增长超过6900亿元,相比现金理财近40%的存款配置,其配债比例更高,大量资金入市,将为短端信用债带来极强的支撑。
▍存款降息推进和手工补息余波推动了5月理财规模高增,受影响最大的国有行理财规模增长近2600亿,同时,机构增持理财的规模占比近28%,远超以往13%的均值。
我们认为5月理财规模继续高增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2024年以来债市持续走牛,理财也持续收获了稳定不俗的收益,投资者体验较好;2)存款降息的影响仍存,大行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仅1.95%,理财性价比进一步提高,吸引了大量的资金;3)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余波之下仍有大量资金溢出到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具体来看,受手工补息监管影响最大的国有行5月理财规模增长近2600亿元,占整体增长规模的比例超过了65%。同时,理财增长规模中,零售占比仅为72%,远低于以往87%的均值,机构占比高达近28%,充分说明手工补息余波推进仍旧促进了理财规模的快速增长。
▍手工补息余波和理财规模的高增可能仍将影响5月的金融数据。
4月社融、信贷、M2增速有所回落,M1增速2005年以来首次罕见转负,背后部分原因即是在手工补息等政策推动下,社融“挤水分”,部分空转套利的企业存款提前还贷,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且存量部分的后续补息也禁止支付,类活期的协定存款大量支取,用于提前还贷或者溢出到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的“存款搬家”重现。5月手工补息余波和理财规模的增长可能仍将影响金融数据的读数。
▍具体拆解来看,存款搬家可以部分解释4月M1和M2的缩量,5月影响可能还会延续。
4月M1规模缩减2.57万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当月减少1.87万亿元,而我们测算,4月理财近3万亿元的规模增长中,机构增配达4600亿元以上,占比高达15.73%,远高于3月底机构整体10.83%的占比,手工补息的影响明显,在乘数效应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M1的少增,5月机构增配占比更是高达近28%,对M1仍有一定的影响。4月M2净减少3.6万亿元,同比少增3万亿元,则可以从理财规模高增的衍生影响窥得端倪。存款搬家之下,非银机构资金充裕,资金分层现象不再,在非银板块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体系对非银板块的净融出大幅减少,导致4月非银存款在理财规模大增的情况下负增长0.3万亿,拉低了M2,5月这一现象或许仍将持续。
▍从理财投资端来看,不同资产投向也会对M2造成不同的影响。
一级市场配置利率债、同业存单和银行金融债,会造成M2总量缩减,二级市场配置银行系卖出的各类债券及同业存单同样会造成M2有所缩减。而理财子资金量较为庞大,配置信用债和存单可能仍以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难以放量。且在保险协存和手工补息受限的情况下,理财配置同业存单及其他短债的规模大幅增长,势必造成M2整体有所缩量。我们测算,5月理财增量资金配置中有1054亿元可能会造成M2的缩量。
▍后续来看,6月理财面临大规模回表的压力,手工补息影响之下,回表规模或许更超以往,预计可能在1.5万亿左右,但预计在7月第一周就会基本修复,市场无需担忧。
由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历史上季末理财规模多为环比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这一现象在母行存款压力较大的3月和6月尤其明显,两者2018-23年环比降幅均值分别为1.30万亿元和1.27万亿元,今年6月理财规模环比或将下降1.5万亿元左右,但预计其影响在7月第一周就会消弭,对债市并无太大影响,市场无需过多担忧。
▍预计下半年在理财子的冲量发力之下理财整体规模将会重新站上31万亿元的关口。
从历史数据来看,理财子整体素有在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其中国有行旗下理财子更为明显,2019-21年国有行理财规模下半年的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别为180%、145%、165%。我们预计,在国有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1万亿元的关口,甚至有望冲击赎回潮前的高点,“资产荒”的压力之下债市也将随之走强。
▍风险因素:
测算结果由于数据可得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场波动超预期,理财赎回潮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银行理财监管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