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王一杰,王世强,李丹,等.我国体医融合的社区实践:典型模式、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2260-2267.
通信作者:王世强, 副教授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质健康和运动健身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原文请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官网:www.chinagp.net据统计,我国因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的亚健康人群占总人群的70%左右,导致死亡的比例占总死亡人数的87%,如此庞大的人群单靠临床药物治疗和简单康复训练是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美国运动医学会前主席、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斯金纳曾说:“对于很多慢性病来说,合理运动就是最好的药物”。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完善全面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而社区作为体医融合建设工作的关键一环,既是体医融合的落脚点也是着力点。本文立足于“体医融合”热点问题,对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剖析了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目前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完善社区体医融合的路径和建议,敬请关注!
1
我国社区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典型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胡扬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每一项维护国民整体健康的政策措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社区,这使得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变为最适合“体医融合”推行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各个地区积极探索推进,创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体医融合服务的新模式。现对社区开展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进行总结与分析(见表1)。
表1 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类型与特征
类型
典型代表
内容及形式
模式
优点
政企合作模式
上海社区“体医融合”中心
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健康检测、运动方案制定、科学指导等专业服务
费用低,效果显著
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武汉“江城
健身e家”
社区体育俱乐部与医疗卫生系统融合,通过运动改善身体状况
注重过程性
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模式
江苏社区体质监测中心
社区内进行体质监测与运动风险评估,并制定运动处方
覆盖范围广
1.1
基于政企合作的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政企合作推进社区体医融合建设,在减轻政府的财政和行政压力的同时有效提升社区健康服务的效率与管理能力。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开设的社区“体医融合”中心由政府提供场地,引进第三方企业——尚体健康科技负责运营管理。该中心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体育锻炼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等服务,为各地体医融合服务的探索提供借鉴,目前上海已建成17家社区老年人“体医融合”中心。特点:(1)费用低。服务中心覆盖了周边1公里范围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老年人采用会员制,99元/月,减轻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成本,覆盖范围广,累计服务人数众多。(2)市场参与。该模式通过政府与企业分工协助的方式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力地减轻了政府的行政与财政压力,且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健康服务的效率。(3)效果显著。“体医融合”中心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能够使社区医生时刻追踪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减少健康隐患;有数据显示大多数老年人坚持锻炼后,失眠、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得到明显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2
基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基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是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2013年武汉市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科学健身服务综合体——“江城健身e家”,以政府为主导,立足社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在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融入体质检测、健康风险评估、科学健身指导、健身服务等。上海市杨浦区建立的运动小站在原有的公共健身场地中增加了医疗器材,形成了“1+2”社区体医模式,即配备1名全科医生和2名家庭健身指导员,定期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与健身指导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助居民培养主动健康的理念。特点:(1)贯穿居民体育健身的全过程。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健身前对居民进行体质监测,评估运动风险;健身中,居民依据提前制定好的科学运动方案进行体育锻炼,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健身后,及时了解居民的身体变化,防止出现意外,使体育锻炼达到最好的效果。(2)专业化水平高。社区体育俱乐部为居民的体育健身提供了保障,提升了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并逐步培养居民的科学健身意识,提高居民的健身素养和运动技能。(3)智慧化水平高。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与运动医学技术,提升体育俱乐部的科技化水平,使居民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获得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制定的运动处方,了解更多的健身知识,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
1.3
基于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由社区医疗部门开设,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有效整合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和体育公共服务部门资源。近5年江苏在市、县、区逐步构建体质监测网络,每年可对30多万基层人员进行体质测定。社区体质监测中心为居民提供体质健康测试资源和体检设施,对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和跟踪监测,评定居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分析居民身体成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运动健身。特点:(1)得到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江苏省设立的社区体质监测中心以政府为主导,免费为城镇居民提供体检和运动能力评估,减轻居民经济压力,覆盖范围广。(2)数据来源真实可靠。通过切实可靠的身体数据使居民时刻了解自身身体的变化情况,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3)构建的体质监测网络将个人医学检查和体质测试结果整合,方便建立完整的国民健康信息数据库,为国民体质数据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2
我国开展社区体医融合的现实困境
2.1
体医融合理念认知不足体医融合理念将体育与现代医学结合,运用体育锻炼提升医学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促进人们的良性健康发展。然而,在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探索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体医融合理念认知不足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思想的禁锢,人们对于体育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体育技能的竞技性方面,而未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效,进而导致人们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及时预防疾病的观念淡薄。在疾病产生时,人们普遍倾向于药物治疗等医学方式,并非运动训练等非医疗干预。另外,在现代运动康复学理念中,诸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的慢性病,如果可以针对患者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运动指导,患者的身体状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的治疗方法单一,体育运动并未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2
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缺乏长效合作机制社区体医融合服务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依托政府、街道办事处等行政部门,促进社区医疗卫生部门与体育部门的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持续完整的服务。然而,目前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导致地方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与公共体育等部门权责不明晰,人员任务分配不明确,严重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社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呈现碎片化、封闭化管理,社区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社区公共健康治理更加重视,不断创新社区公共健康治理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的健康发展与公共健康治理息息相关,更需要社区内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职能范围,并合理规划“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实现途径。
2.3
体医专业人才紧缺体医专业人才是实施体医融合服务的关键,影响着我国体医融合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体医融合服务型人才既要掌握医学相关知识,更需要储备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属于贯通体育与医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2016年全国“两会”提案数据指出,目前中国约有3.6万人具备康复治疗师资格,每10万人口中只有2.65名康复治疗师,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康复治疗师缺口较大,制约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发展。据了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90%为二级、三级,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应医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指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体育健身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无法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健身需求。由于体制的原因,健康服务行业与体育业隶属于不同行业部门的管理,体育和医疗服务业相对独立,在各系统内的流通缺乏灵活性。另外,我国高校在培养体医人才方面具有局限性,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安排中理论课程占大部分,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高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体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2.4
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社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是集居民体质健康监控、运动风险评估、科学运动与信息获取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将体育健身资源与医疗服务资源整合,是促进居民健康的途径。为了提升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的服务效率,需要不断更新监测设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设施的科学化和智慧化水平。当前,我国社区健康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居民运动健身信息与医疗信息没有实现整合,依旧为“碎片化”管理模式。我国数据健康档案中的信息数据如何贯通利用尚存在技术瓶颈,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社区医生无法对居民健康数据进行追踪,从而无法针对不同特点的个体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另外,调研发现我国社区体医健康服务模式的管理运行能力普遍偏弱,包括社区体医健康服务在内的所有社区健康服务均尚未真正实现智能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有模块化的管理系统,但智能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功能种类中并未有针对体医健康服务的模块设置,无法实现对居民健康数据的系统化、精细化处理及动态监测。
2.5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社会事业,其服务需要多元社会力量的运行和发展,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市场以及不同的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虽然我国诸多社区纷纷探索体医融合服务模式,但其本质依然是政府组织管理下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公共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尚未达成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共识。首先,目前由于我国社区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基层群众路线,社区开展的体医融合服务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导,在无形中忽略了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同时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行政和财政压力。其次,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尚无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因此易造成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管理杂乱,从而降低其服务效率。
3
社区开展体医融合的发展路径
3.1
提升体医融合认知人们对于体医融合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可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科学健身的重要意义,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科学健身的知识普及与宣传,营造全社会积极进行体育运动的氛围,改变人们的传统认知,帮助人们树立主动健康的观念,提高人们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同时,医疗卫生部门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医疗干预,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多元健康功能,将体育运动纳入医疗分级预防与治疗阶段,不断创新治疗方法,加大对医务人员制定运动处方、进行非医疗干预的培训,通过制定运动处方鼓励患者进行体育运动,促进疾病关口的前移,有效预防健康问题的发生,通过多元路径实现健康促进。
3.2
建立社区体医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我国社区的管理机制是以政府为核心,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决策、管理的基层社会体制。目前,我国社区的治理正处于由传统的政府管制型社区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因此,社区正在开展的体医融合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多元主体协同进行顶层设计,并建立与此相应的运行机制,开展体医融合健康促进。(1)首先,社区体医融合应该有基层政府或基层党组织牵头。当前,体育系统资源和医疗系统资源很难进行自发合作,需要由基层政府或党组织进行协调,如厦门开展的“政府部门-医院-社区-科研院所”四位一体模式,得益于各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建立了通畅的沟通合作机制;(2)其次,社区体医融合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治理。在社区推广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除体育和医疗主管部门外,还涉及财政、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上海的“老年人体医融合中心”也正因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治理,使得该模式日渐成熟并可复制推广。因此,在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治理的框架下,建议成立体医融合的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地方政府与基层党组织主导,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卫生主管部门与体育主管部门成立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参与,并由财政、民政和残联等其他部门配合。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有(1)制订辖区内体医融合的发展规划、目标、政策和各部门的责权;(2)指导、协调、培训、督促和评价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的开展情况;(3)为社区体医融合搭建平台并提供经费保障。在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主导下,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体育组织等为主体实施开展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自身医疗资源,社区医生根据不同人群体质状况评估运动风险,制定运动处方;社区体育组织为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运动场所,组织与管理体育指导员,提升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居民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与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体育组织的工作,保证社区体医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见图1)。
3.3
培养体医复合型人才人才作为体医融合服务实践中的创造者与实施者,在服务实践中起关键作用。为了加强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着重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1)从高校培养模式上来看,首先要改变原有的单一性教学模式,开设综合课程,培养综合型人才。在医学院,除了传授医学类知识之外,学生更要了解学习运动疗法、体育健康与保健等相关体育知识,加强社会实践,使医学生能够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让患者明白运动能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同样,体育院校也要重视体医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要注重运动解剖、运动康复等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代谢特点和训练原理,熟悉合理运动的利弊,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医学专业与体育专业的交叉融合。2020-11-07,中华医学会、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成立大会,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将搭建运动康复专业教育平台,打造运动康复人才的培训基地,有利于提升从事运动康复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运动康复理论和技术的繁荣进步,将为全体中国人健康做出新贡献。(2)加强体医融合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社区家庭医生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对现有的医疗和体育工作人员进行体医融合交叉培训,增加体医融合的人员力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2017年至今分别在北京体育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共举办了八期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培训从运动处方概述、健康评价、风险评估、处方制定、损伤防护等方面,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讲授运动处方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水平。
3.4
构建社区大数据体医融合服务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同时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互联网大数据融进健康医疗的全过程,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首先,建立医疗服务与公共体育大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5个方面:自身身体数据信息;所属社区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器材信息;慢性病数据信息;社区卫生与体育人员信息;全民健身信息。社区医生及服务人员能够通过大数据库及时掌握居民身体状况,根据居民健康档案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在居民锻炼过程中对运动处方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更新。其次,创建社区体医融合服务APP,集健康数据管理与预约健康服务为一体,居民登录账号即可查看自己全面的健康信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预约社区健康服务,比如体质监测、运动康复等服务,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提升我国社区体医健康服务的管理运行能力。最后,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社会专业体育指导员整合纳入社区大数据体医融合服务平台,体医专业人士可经过注册和筛选,成为平台专业的运动陪护员,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体医指导人员,保障居民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与规范性,通过这种形式缓解医疗与体育资源紧缺的现状,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真正发挥体育锻炼治未病的作用。
3.5
调动不同社会力量促进社区体医融合调动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不同利益主体长效合作机制,有利于社区体医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多方共赢,加快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进程。首先,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与组织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及人民团体参与社区体医融合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团结协作,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其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发挥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引导与保障作用,通过颁布相关法规,明确各主体间的职责与权利,实现多方共赢,提升社区服务质量。2020年6月上海区校联动项目“社区健康师”通过调动高校、社会组织及体医领域专业人才等不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社区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等群体提供运动营养、科学健身、运动康复服务,实现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合作共赢,共同促进社区体医融合。最后,激发市场与社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服务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比如供求关系、价格等规律,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例如采取政企合作、委托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通过不同社会力量开展体质监测、运动健身等服务,使体医融合服务真正融入社区,提高社区体医融合资源供给的质量,使社区医疗与体育部门资源有效流通,进而提高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水平。
专家点评体医融合是推进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其落脚点为医疗机构和社区,然而目前对于基层体医融合服务的实践经验总结较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与官方报道全面总结了我国社区目前开展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深入剖析了社区体医融合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深入推进体医融合的发展路径,对基层卫生机构开展体医融合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如何优化社区公共健康治理模式和提升社区公共运动健康治理水平具有启示意义。(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博士生导师 王雪强教授)
专家简介王雪强,男,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康复治疗师,上海上体伤骨科医院院长,研究领域为运动康复与疼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3项,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担任SCI期刊Trials副主编,Neural Plasticity客座主编,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客座主编,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END -
编辑:毛亚敏
识别二维码
获取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相关阅读-2021年“糖尿病系列研究”专题汇总《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脑健康系列研究”栏目征稿《中国全科医学》“女性健康研究”栏目简介及征稿《中国全科医学》杂志青年编委招募《中国全科医学》2020年全年“精华本”电子书阅读日本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联系我们
官方电话
010-63052088 83525550;0310-2067118
官方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官方网站
https://www.chinagp.net/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