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彻底火了。
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这句话可谓震耳发聩,唐校长说出了很多人,特别是家长、老师以及广大老百姓内心深处能隐约感受到,但却未必能讲明白的道理!其正能量,智慧的表达切中要害!
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句无比正确,无可挑剔的话,也照样引来了一些争论。
比如有人说:高考对于一部分家庭而言是一个选项,对很多家庭而言,是一个必备的证书,对剩余一部分家庭来说,是唯一的一条出路,尤其是这最后一类家庭,恐怕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所要面对的家庭和孩子。
对于深处大山中的那些贫困地区的女娃们来说,高考真的也许就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先猛搞分数后谈素质教育可以吗?
也有人说:有了孩子后才知道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过是锦上添花,归根结底,还是得看分数。还有人说只有拥有了分数这个资本,才能真正优雅地生活。
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没有绝对的一边倒,其实在大概率上是一个社会成熟,开放、理性的标志,但对于唐校长的言论,如果很多人都认为是矫情,讲大道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风气无疑是存在问题的。
难道让孩子成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有错吗?好在绝对多数人对于唐校长的话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
已经成为顽疾
由教育部官员、国内体育院校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医疗机构儿科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等所共同完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专家共识(2020)》于2020年11月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这是发表于国际同行的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第一个此类声明,这项声明指出:只有不到22%的学生每天活动量能达到推荐量标准(中等强度以上活动60分钟以上)且学生活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85.8%的学生每天连续久坐时间超过2小时(久坐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公认的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每10名学生中只有3人能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优秀”或“良好”等级。
学生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下降,超重肥胖增长迅速,近视眼发生率奇高无比似乎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的三大顽疾,令人痛心疾首,也让人无可奈何。
客观来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是一系列历史、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作用下的综合反映,这些因素包括:
● 社会进步所导致全人群身体活动减少和膳食不合理波及青少年;
● 我国具有高度重视后代学业的教育传统;
● 考试分数很大程度决定学生命运的“内卷化”竞争导致静坐学习强势占据学生日常主要时间和空间乃至睡眠时间;
● 学校体育地位虽有提升,但在考试分数影响力绝对至上影响下仍然作用有限;
● 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空间不足;
● 家庭缺乏锻炼意识和行为难以激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这些因素最终对于青少年健康水平构成多方面的积累性和持续性负面影响。
为什么教育
几乎没有培养出终身运动者
终身运动的意识和行为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但为什么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却未能促进孩子们成为终身运动者呢?
1、应试教育是体育成绩差的罪魁祸首吗?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往往将体育成绩差归结为是罪恶的应试教育。
由于分数至上,导致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自然就没有精力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所以体育成绩就不咋的了。
这种观点固然没错,但其实也并非绝对正确,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每天多花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少花一小时学习,成绩真的就差到哪去了?成绩最好的孩子真的是一味靠时间堆出来的吗?显然并不是这样。
学习效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足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所以,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体育成绩差的重要原因,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掩盖了部分问题,至少这个黑锅不应该完全由应试教育来背。
2、为什么我们热爱上体育课,却没有通过体育考试
体育课其实一直以来就是学生时代,我们最爱上的课,因为在体育老师带领下,我们大汗淋漓、身心放松,神清气爽,体育课上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扫文化学习的压抑和烧脑。
但为什么我们热爱上体育课,却没能帮助我们轻松通过体育考试呢?
一方面,体育课的频次实在太低,一周两次或者三次,每次仅仅45分钟,仅仅依靠体育课是不足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课作为繁重学习的调剂尚可,但完全寄希望于体育课单方面促进青少年健康,就赋予体育课太沉重的压力。
而体育课之外锻炼的匮乏、阳光体育(教育部规定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当安排课外体育活动1小时)的流于形式和缺乏组织管理,都使得体育课显然杯水车薪,却背负了体育课效果差的黑锅。
3、我们上了无数年体育课,却没有教会我们终身运动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之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上了无数年体育课,却没有教会我们一项运动技能,这种说法也未必正确,作为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课,本来就不是以教会一项特定技能为主要目的。
要学习某项运动技能,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通过兴趣班、运动俱乐部等方式去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其实评价体育课好坏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某项特定的运动技能是否掌握,而是在于是否通过体育课,让终身运动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内化我们的长期的自觉行为。
而这一点,在我国体育课中做得其实并不好,体育老师很多时候专注于授课具体内容和形式,却相对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运动理念和基本的运动常识。
当然,写到这里并非是黑体育教师,而是善意的提醒。
4、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缺失的
把我们当年体育成绩差全都归结在应试教育和体育课是有失公允的,体育课只能扮演它能扮演的角色。
事实上,学生业余时间充分地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才能决定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最终好坏,而这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撑。
一个自己积极锻炼身体的家长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标杆,哪怕家长不能很好地自己以身作则,只要具备那么一点孩子需要多锻炼的意识,也是好的,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家长没有这样的行为和意识。其实,运动与学习并非天生矛盾,相反,运动对于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运动改造大脑,运动多的孩子才会学习专注度更好、学习成绩更好。
我们欣喜的看到,新一代的家长已经充分意识到运动的积极意义,更加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兴趣班,培养孩子在运动方面的一技之长,这就是进步的力量。
为什么越来越多成年人
比如跑者却逐渐成为终身运动者
当我们长达成人后,我们非但没有因为当年1000/800米考试通不过而憎恨跑步,恰恰很多人逐渐成长为一名跑者,而跑者在大概率上也是终身运动者,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结果。
是什么促成了我们完成这一转变?
1、健康意识的觉醒
在学生时代,年纪轻轻的我们很少关心过自己的健康,但随着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不规律的生活、混乱的饮食都在不断蚕食着我们的健康,超重肥胖、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慢性疲劳综合证、颈肩腰腿痛、睡眠缺乏等等让我们的健康早早受损,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痛定思痛,会关注人生真正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许多跑友踏上跑步这条路,往往都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满意,从立志让自己变得更积极健康一点开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跑者的。
2、持之以恒地坚持
许多跑者在学生时代的确无法通过1000/800米测试,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专门训练,而一旦我们开始跑步,哪怕从快走、走跑结合开始,只要持之以恒,你很快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只要坚持跑步,自己的耐力也可以有效的提升。
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连你自己都惊讶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潜力,所以说跑步就是这样一项你只要坚持就能取得巨大进步的运动。
3、运动让我们享受积极健康的人生
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便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如何让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体育运动作为实现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众不再只是体育比赛的观众(被动),而是纷纷亲身体会参与(主动),体育运动作为积极健康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幸福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然就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
运动的信仰无关乎收入、也无关乎阶层,当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流淌于人们的血液之中,就能帮助人们成就积极健康的人生。
一定要通过体育考试与语数外考试平起平坐
才能让体育回归教育吗?
痛定思痛,在青少年体质改善不明显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最终祭出加强体育考试这一终极王炸。
如果体育考试分值达到100分,完全实现与语数外平起平坐,体育不好光文化成绩好可能就考不上理想中学,其冲击力将是史无前例的。
我国教育素来就有考什么学什么的传统,应试功夫极强也是从学校到老师、家长、学生经过多年训练所练就的本领,体育增加至100分,那么体育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跟语数外一模一样,学生、家长、学校必然会投入更多乃至大量精力在体育锻炼上,体育考试成绩想必上去是肯定的,自然而然学生体质也就改善了,小胖墩小豆芽们和近视眼也将大大减少。
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将在这一政策引导下展现美好的未来。
从道理上说,让体育回归教育,让孩子们多参加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练就强健身体本身就无可厚非,“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就是对于体育与教育最好的融合诠释。
但另一方面,该“强力”政策的出台也在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中引发激烈反对,有家长称这将是新一轮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学生本身花在文化学习上的功夫已经够多,时间本来就不够用,这下好了,还要花时间在体育锻炼上,学生忙得过来吗?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体育不好的学生的歧视,对超重肥胖学生的人身歧视,既然允许语数外有差别,也应该允许体育有差别。
无论怎样,政策大方向已经明确,争论也无法改变体育成绩未来更加重要,体育考试与语数外考试同等重要的趋势。
那么如何应对就成为对于学生、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考验了。
小结
如今的跑者,又有多少是当年的体育困难户或者1000米跑差等生呢?
为什么目前的学校教育难以培养出终身运动者,不少人成年后,特别是步入中年后却无师自通成为终身运动者,你如何看待这个有意思的话题,说说你的观点,也说说你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个热点问题的观点。
体育中考在即,慧跑以多年研究科学运动的扎实功底,面向中考考生和家长推出重磅体育加试满分冲刺班,目的是通过有效、科学、不枯燥的训练,让孩子们强化体能,增强技能,最终在中考体育加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