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城市的骨架,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未来,连接着千家万户。
浙江杭州余杭,7.28公里的文一西路余杭段西起东西大道,东至荆长大道,穿过未来科技城、余杭区政府、EFC欧美金融城等,是余杭城市发展的“主动脉”之一。
刘文林的洒水车行驶在文一西路上。
刘文林是这条路上新上岗的洒水车车队队长。在余杭生活的23年里,这位异乡人辗转多处,最终以洒水车司机的身份与城市“同频共振”,见证了余杭的成长。
“眼见窗外的路越来越破,我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
刘文林和余杭的缘分,从两根签开始。
2001年夏天,重庆市奉节县永安镇传来移民的消息,刘文林带着老婆孩子,排队在县城体育馆里抓阄。两根签,从省份到具体安置点,确定了他这个三峡移民未来数十年的去处。
刘文林在奉节拍摄的全家福。
没过几个月,刘文林跟着大部队坐上了离乡的船。沿长江一路往下,在江西九江码头靠岸。岸上是来自浙江省的车队,刘文林跟着举着“余杭”牌子的领队上了大巴,和另一户三峡移民一块来到闲林镇全丰村。
“坐上大巴后,两边能见着的风景越来越荒芜。”刘文林回忆,“开过的路从双车道变成单车道,再变成狭窄的田间路,路越走越破,楼越来越少,我的心也跟着越来越失落。”
看路,是刘文林长久以来养成的职业习惯。在老家,他曾当过货车司机。那会奉节县没通高速,货物运输只能靠船只。每天,他会开着自己的小型尖头货车到码头拉5吨日用品,再经过人民路,把拉来的米面、纸巾等送到各个商店。开着货车,他对路况尤其关注。
“离开的时候,奉节发展得比余杭好。我们货车司机走的多是平整的双车道,通畅好走,路灯全。不用拉货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沿着衣斗门前的阶梯石头路,走去江边玩耍。”刘文林感慨,“不管是水泥路还是石路,老家的路修得蛮好。”
与回忆里头的路形成对比,2001年,闲林镇还是遍地农田。田埂间是逼仄的一人行的小道,两旁光秃秃,不见楼房、路灯。再往远看,就只有带着大烟囱的几座水泥厂。初来乍到,刘文林带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住在政府分给他的5亩地上。地块上是一栋政府帮忙协调施工队盖好的三层农居点,只是由于时间紧,刘文林搬来的时候,房子还是个无门、无窗,没贴瓷砖、没通自来水的毛坯房。
最初的日子的确苦闷。2000年前后,闲林供电不稳定,最严重的时候一周停电五天,没有电的日子只能靠自然光和自然风度日,夏季漫长又煎熬,刘文林从家乡带来的小风扇常常派不上用场。除了供电不稳带来的生活不便,刘文林还要面对身处异乡的孤独。语言不通,他和周边的村民说不上话。
“一开始那两年,对我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挑战。”刘文林说,“那时觉得好惆怅。带着家人背井离乡,漫无目的走在乡间小道上,我常常想自己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
“重新开上车以后,我重新找到人生的‘路’”
简单安顿好后,刘文林曾想过继续当一名货车司机。但他很快发现:与老家不同,余杭的货车司机需要承担卸货的责任,他的体力跟不上,于是便转向器械公司,重新找了份采购的活,常常往市区的市场跑。
“当时余杭唯一一条像样的路是02省道,要是想到市里看看,能走的高架只有上塘高架。”刘文林说,“那会市中心和余杭的差距真大,余杭连个像样的标志建筑也没有,比起市里的热闹,这里就是个大乡野。”
如此数年,刘文林的生活迎来了又一转折点:2009年,随着原公司搬迁,他辗转换了工作,成了余杭的一名洒水车司机。凭借在老家的工作经验,他上手比别的同事快得多。
“我很快就熟悉了车身设备,又能‘重新上路’了。”重回“司机”岗位,刘文林的生活好像“如鱼得水”。此后15年间,他和逐年迭代升级的洒水车一块,见证了余杭城市的发展变迁。
“2012年以后,周边环境变得很快。不过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路的变化。”刘文林说。
高教路、文一西路、良睦路,数年间,余杭到主城区的路又通了好几条,道路宽敞了不少,行道两边也不再只是单调的柏树和水杉树,路中央的绿化带种上了五颜六色的应季花。刘文林的工作量随着城市道路的四通八达、城市绿化的“改头换面”而增大。好在与此同时,他驾驶的洒水车也迎来“更新换代”。
“刚入行时,洒水车的开关都在车身上,前后左右,四边各一个。我人坐在驾驶室里头,要想洒水,就得下车调开关。如果路上遇到行人,也没法及时关水。”刘文林回忆。
如今,刘文林驾驶的洒水车驾驶室有了总控制系统,还安了个能高压清洗路面的排冲,让路面作业高效了不少。
坐在驾驶室里,刘文林熟练地展示洒水车的各项功能,他说:“重新当上‘司机’后,我也重新找到人生的‘路’。城市道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人生道路也跟着越来越清晰,心里有了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城市道路与人生道路相互交织,越来越好”
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一幢幢现代楼宇高耸入云,一批批大企业纷至沓来……23年间,刘文林以洒水车司机的身份与城市发展“同频”,感受到余杭从当初的“大乡野”慢慢走向都市化、现代化,变得轮廓分明、血肉丰满。
工作节奏跟城市发展节奏一样上了“发条”。
“虽然‘装备’变好了,但我每天上工的时间还是提前了两小时。”刘文林解释,随着城市建设重点的变化,他负责的道路换了好几回。从仓前工业区到火车西站,再到如今的文一西路,他的开工时间从凌晨5点提前到3点,道路清洗频次也从每日5次提升至每日7次。
2021年后,文一西路沿线公司又多了不少。海创园、恒生科技园等产业园的聚集,让这条路上的车流量、人流量翻了好几番。刘文林避开早高峰,和同事们凌晨开工做道路洒水和绿化洒水。高温天的日子,马路上常有车尾气碰发出来的黄色污渍,刘文林和同事们在夜里留下来加班,冲洗这些污渍。
“现在再往市中心跑,不会再有刚来时体会到的那种落差。”刘文林表示,这些年,他陆续参与到G20、迎亚运等大型国际会议、赛事活动的保障工作中,惊叹于余杭区的飞速成长。
与城市硬件设施一块变化的,还有刘文林心底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骄傲感。
“在余杭扎根后,我每年也会回重庆家乡看看。”刘文林说,在三峡移民找到落脚点的同时,他的老家奉节县也在地势更高的地方建了新城。如今,奉节同十余年前相比一样有了很大的改变:高楼群聚,街道卫生整洁,娱乐活动多了。只是由于煤矿业的衰落,这些年,奉节的产业发展受到不小的影响,刘文林的不少亲戚陆续搬离奉节。
“以前来余杭的时候觉得有些难过,现在我越来越以是一名余杭人而骄傲。”刘文林感慨,“时间一长,我的‘乡愁’渐渐淡了,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儿交了不少朋友,家附近的村民也互相熟悉。去年春节假期,重庆好几个的亲戚组团来我这住了几天,我给他们介绍余杭经济全省第一,他们都感慨余杭发展得很好,羡慕我来到余杭。”
23年前,刘文林和其他三峡移民一块,背井离乡来到余杭,从零开始。
23年间,他们和余杭共同前行,见证余杭速度。城市道路不断拓宽,写字楼、商场、科创园区拔地而起,他们则坚韧不拔、努力拼搏,享受了到城市飞速发展的红利,生活越来越富足。
眼下,刘文林的孩子也在余杭安了家。脚下的城市道路与刘文林的人生道路相互交织,越变越宽。
后记
一切宏大叙事,最终归于人本坐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2021年杭州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后,新余杭区“诞生”的第三年。城市的每一次腾飞蜕变,背后都是一个个“小人物”微小而丰沛的人生。与“路”相伴的刘文林作为余杭区城管局城市道路管养一线工作人员,清楚感知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和“跳动”,和城市发展“深刻共鸣”。他最终成功找寻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和城市“携手”共进,为新中国发展浪潮写下朴素又充满力量的一笔。(吴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