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档案范文

2024-12-22 15:10:44 财经资讯 琦裴

健康档案范文

饮水档案揭秘一 到底应该喝哪种水? 1、自来水应该怎么喝? 我们喝的最多的是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灭菌时消毒剂会产生消毒副产物,所以最好能用净水器把自来水里的氯制剂和有机物过滤掉,然后再烧开饮用。在烧水时,当快到沸点时一定要把水壶盖打开,让水里残留的有机物挥发;同时水不能长时间烧,否则就变铅工水对人体不利。另外白开水最好是当天烧当天喝,隔夜的水或者长时间放置的水容易造成污染。 2、纯净水是越纯越好吗? 纯净水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水,但由于过于纯净,水里虽没有毒害物质但有益的物质和营养成分也都没有了,因水中缺少钙、镁等离子,会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3、矿泉水是最健康的水吗? 矿泉水最健康的是天然矿泉水,而不是人造矿泉水。天然矿泉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含有天然形成来自于地层下的矿物质;人工的矿物质水一般在纯净水基础上添加一种、两种或者三种人工的化学元素进去,本质上还是纯净水的变种,长期喝对人体也没什么健康作用。喝天然矿物质水有几大优点:第一贵天然,不是添加的一些矿物元素。第二是它比较安全,因为天然矿泉水有国家标准;第三因为它含有天然的矿物质,比人工添加的吸收要快,吸收率更高;第四:天然矿泉水是活水的,是动态的,所以它更安全健康。 如何正确饮水? OFFICE饮水5法则 1、每日保证最低的喝水量八杯水。 2、一定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一旦口渴了,就是个病态,说明你身体里已经缺水了。 3、喝水要小口抿慢慢喝,不要暴饮,更不能一口喝完了。 4、少喝咖啡,因为咖啡因会造成利尿,容易脱水,而非补水。 5、空调环境容易使人脱水,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造成人体(特别是脑细胞)脱水,造成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所以一定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饮料≠优质水 1、饮料不能完全代替水来喝,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每天总饮水量的20%。 2、饮料不能补水,它要消耗水,特别是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会利尿,导致脱水。 3、饮料含有各种各样添加剂和防腐剂,会大大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 4、饮料糖分过高,容易使人发胖,同时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 5、饮料有酸性,会腐蚀牙釉。 多喝看不见的水 食物含水量很大,比如米饭含水量达到60%,而粥呢,就更是含水丰富了。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有两杯子呦)。 杯子的材质很重要 最健康的水杯材质是玻璃和陶瓷。但选择陶瓷杯时不要选择釉面过于花哨的,否则里面含有的铅等重金属有损健康。另外不要用塑料杯喝热水和泡茶。塑料杯含双酚A和锑,长期使用对人的生殖系统有影响。 维生素B族缺乏症 B Vitamin 信息处理能力下降、稀里糊涂、睡眠不足……这些都是脑动力不足的表现,也预兆着维生素B族的缺失。维生素B族不是一个单一的元素,而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尼克酸、泛酸、叶酸、生物酸等多种物质的总称。 攻略1:维生素+蛋白质 双管齐下 维生素B族是大脑合成神经传达物质的重要“将领”,同时,正如前文提到的蛋白质,又是神经传达物质合成的原材料,所以维生素B族补充的前提,就是和蛋白质一起进补。建议多食用鲣鱼、金枪鱼、牛肝等,这些食品既富含蛋白质,又含有维生素B6和尼克酸。 攻略2:团结才有力量 之所以这8种营养元素要以“维生素B族”的形式出现,是因为每一种都必不可少,而且需要一起“成套打包”似的补充才能起到养心养脑的效果。建议大家在平时选择维生素营养品的时候,应该选择复合型的维生素补充剂。 Health news 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自我保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它记录了每个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建立健全公民个人健康档案对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其中在健康权利中,就提到了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 个人健康档案的定义 与广义的档案定义一样,个人健康档案的定义应满足四个构成要件:档案的形成者,主要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档案内容,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档案的形式,主要有图、档、卡、册、表。档案的本质即个人在医疗、保健等个人健康管理活动中形成原始的历史记录,它是医疗保健过程顺利进行的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就是个人身心健康(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疾病预防与保护、非健康状态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它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管理,满足个人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2 个人健康档案的特点 2.1 内容的全面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个人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个人健康档案,不仅能记录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可以完成以个人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而且也是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个人健康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以图、卡、档、表、册等形式出现。 2.2 内容变化的动态性一份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在各个健康状态下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客观反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情况及其转归的全过程记录。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并通过各种形式详细地记录健康信息的变化,从而为将来的医疗保健以及健康管理过程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依据。 2.3 检索使用的方便性与灵活性传统意义上的查阅档案,必须是要先通过查找索引,找到相关索引一层层进入后才能进行翻阅,这不仅速度慢,劳动繁琐,而且检索的查全性和查准性又无法得到保证。个人健康档案以个人为单位,以特有的数据格式集中存储,有利于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信息,为科学研究、临床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2.4 内容的保密性由于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了大量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所以它的安全控制和保密性的要求就显得很高。个人健康档案涉及的隐私信息主要有注册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等,有对于个人健康有关的某一问题的跟踪动态观察记录,如就医行为等,还有用户的潜在信息,即基于个人信息从中发掘出来的潜在信息。 3 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 个人健康档案不仅包括个人在医院看病时候所用的病历,还包括与个体健康有关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更广义信息资料。笔者认为个人健康档案可由个人基本信息、基本记录和专项档案等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教育程度、婚姻、民族等;基本记录即个人健康行为记录:如家族史、吸烟、饮酒、就医行为以及个人各种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预防性记录等;专项档案指特殊疾患流程,是指对某一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的动态观察记录。包括症状、体征、用药、转会诊结果等[1]。 4 个人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首先是完善个人健康档案的收集制度。个人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尽可能地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全面、妥善地保管起来。各个卫生服务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等要形成制度,从个人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把个人健康资料纳入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其次要确定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个人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从属性与唯一性,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医院等健康机构在受聘管理的期限内,负有形成。收集、归档和妥善管理的职责,严禁健康档案的散失。要根据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做好个人健康档案的交接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再次是不断探索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培养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高校快捷地提供利用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健康档案的利用价值。 4.2 个人隐私安全与保护问题隐私的基本涵义就是自然人对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保有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个人健康档案中有关个人信息完全属于个人隐私,这种隐私权主要表现在个人对整个就医、保健过程中档案上记载的个人资讯或信息部分享有的支配权。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医疗法制尚不健全,易患纠纷日益增多,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之一的个人健康档案工作也应纳入法制轨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是保障个人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如医患双方密切的信任关系,抵消提供个人信息的顾虑;制订完善的个人隐私制度与隐私保护技术;开展个人隐私保护教育,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与行业自律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将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保护个人隐私权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之路。 4.3 实现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综合利用,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实现计算机系统管理是必然趋势,是快速方便提供利用的必然途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特指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软件,系统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内提供所有健康档案,以及这个生命周期内相关的父系、母系的遗传健康史,它以健康卡作为居民身份的电子档案,收集、组织、管理居民在医疗、保健等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在将来医疗保健过程中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依据。与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档案相比,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档案内容更加全面、充分。它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2)检索使用更方便。信息化基础上的个人健康档案具有特定的数据格式和集中存储,有利于快捷输入,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3)可以使患者得到异地专家的健康指导。依托互联网,异地专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详细信息,能给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意见。(4)存储更加简易。纸质档案的保存,必须有足够空间,同时还要解决纸张的磨损、老化以及“三防”等问题。对健康档案实行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占用空间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摘 要:在逐步开始关注个人健康状况的时代,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与分析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用例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实现了双终端用户访问接口、个体健康档案数据的基本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图形化展示等功能,在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系统模型构建方面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工作。 关 键 词:健康档案;健康状态分析系统;面向对象建模;用例模型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个人健康备受关注,社会的主体“个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致力保证自身健康水平,全国各地区计算机化的居民健康档案[1]在卫生部的统一领导下正在有序地逐步建立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是指记录居民健康资料的系统化文件[2-3],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及社区健康档案等,居民健康档案中对病人健康问题的记录格式不同于传统的病历记录,它要求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做出全面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疾病做出诊断。通过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全面管理,可以帮助公共卫生工作者更加全面地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可以使居民个人能够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可以使卫生管理者能够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可以使医疗服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在需求调研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用例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在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4-5]进行系统模型构建方面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工作。 2 系统总体流程 通过对健康档案数据以及健康档案管理业务与流程的详细分析,仔细研究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等标准与规范,多渠道获取各类人员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角度与关注点,基本明确了健康状态分析系统业务处理的高层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定义了系统业务处理的大体逻辑模式,即“安全性认证+数据录入与导入+数据统计分析与展示+健康水平评价”的模式,其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3 系统用例描述 本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访问接口:微机终端访问接口和移动终端访问接口,通过这种接口访问的参与者是与系统有交互作用的人或事务,通常代表着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者需要与系统打交道的人或事务。确定系统参与者是系统用例模型构建的第一步,通过对健康状态分析系统所需功能和使用人员的分析,确定了本系统的三个系统参与者。 (1)健康档案管理员 健康档案管理员是维护健康档案基本数据的管理者,完成健康档案相关数据的录入和导入,是保障健康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人员。 (2)医疗人员 医疗人员是从健康状态分析系统获取数据服务的重要领域人员,使用系统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功能得到区域性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结果。 (3)一般用户 一般用户是使用健康状态分析系统的所属管辖地域内的居民,使用系统的查询与数据展示功能获取不同形式的个人健康档案数据。 本文仅以用户登录用例为例,描述用例细节(表1),给出该用例的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描述,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4 系统总体架构 本项目分别以移动设备和微机为硬件终端平台,以JavaEE[6-7]为系统开发技术框架,采用MVC模式,移动终端应用以Android[8]为操作系统平台,微机终端应用以Windows XP为操作系统平台,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5 结论 基于健康档案的健康状态分析系统的构建,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居民个人对健康管理的主动参与,方便、灵活。居民个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个人访问接口访问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主页提供健康小常识的浏览与滚动播放,用户可以方便灵活地查询个人的健康状态信息,用户在经过身份验证后还可以对某些信息进行修改,居民对个人健康管理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系统提供的即时通知功能,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的利用价值。根据居民个人的健康状况,利用系统提供的即时通知功能,用户可以及时获取以邮件形式发送的关于用药和保健等方面的提醒,也可以将提示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实现了健康档案数据的深度利用。系统实现的基于健康指标的多元分析与多样显示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健康状态的图形展示。以人的正常健康指数为标准,以系统内存储的健康档案数据为基础,完成了区域人群的健康状态数据统计,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统计结果,实现了按时间段、按地域、按职业的分类统计;按时间段完成了居民个人的健康状态数据分析与展示,实现了图表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全面、直观、生动地图形化展示居民个人多种生理数据的功能。 系统的研发在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工作,实现了数据安全性、数据有效性、数据图形化等功能,但在健康评估方面尚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估模型的构建与系统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武文娣,等.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 2007,24(4): 444-446. [2] 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EB]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9030.htm [3]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EB] http://wenku.baidu.com/view/7ff5c909763231126edb1139.html [4] Michael Blaha James Rubaugh,著[美].车皓阳,杨眉,译.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A].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 Mike O’Docherty,著[美].俞志翔,译.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A].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李利,邵秀凤.实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于MyEclipse[A].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7] 孔昊. JavaWeb设计实用教程—基于MyEclipse环境的应用开发[A].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化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学生健康管理是将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学生,包括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指标进行检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措施,最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每年的学生健康体检是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体检,可以直接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而传统的纸质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将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平台化,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和各种有效资源,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健康促进的效果[2]。 1.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网络信息化的必要性 针对既往学生健康体检档案数据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数据的收据、整理、统计分析均是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和准确率低;若为多人同时统计,容易出现数据偏倚;数据的共享程度低,资源利用不足;反馈给学生手工报告,工作量大,效率低;均为纸质档案,不易查询和保存;无法实现异常数据自动检索和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难以利用体检信息对学生健康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因此,利用健康体检软件和网络将学生健康体检实现网络信息化,才能达到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的效果。 2.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应用 利用健康体检软件和网络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信息化包括健康体检软件的用户的使用、软件内容的设定、软件应用人员的操作培训等的应用。 2.1 健康查体软件用户分为管理用户、体检机构用户、基层用户三部分,用户通过各自账号和密码登录,执行相关功能。管理用户为省市县各级管理用户,负责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的查询、审核、监管、统计和分析;体检机构用户为具有学生健康体检资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院及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各类体检机构,主要负责完善健康体检学校年级和班级信息、选择体检项目、进行学生健康体检、数据采集、录入和上报,学生个体报告单及学校检测报告书的反馈。基层用户包括参检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参见学校可根据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本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学生信息进行查询,对其中的患有常见病的学生,与家长做好沟通,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学生和家长可通过学生姓名、学籍号等方式对学生当年和多年健康体检信息进行查询。社会公众可登陆相关网站了解学生健康体检咨询及相关常见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2 软件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的设定、输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信息包括学校信息、学生基本信息、体检项目、体检结果。学校基本信息由健康体检软件用户设定,体检项目包括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规定的项目,其他可根据具体健康体检项目自行添加。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学生个体报告单(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肺活量、视力、龋齿等指标和主检医生意见)、学校监测报告书、学生常见病查询(对各年级、各年龄、各班级男女生的常见疾病、营养状况、龋齿、视力、血压等指标进行分析)、学校统计报表等。软件中的毕业升级功能,可保证每年一次连续的体检数据档案,并实现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的多年动态分析。 2.3 软件应用人员培训 主要培训对象是健康体检机构的体检医生和信息管理人员。体检医生的培训应包括学生健康体检中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各项技术指标测量的操作规范、质量控制及其意义,严格健康体检工作程序,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为体检软件的应用、维护工作,数据整理、分析和利用能力,增强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3.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化的意义 3.1 学生健康体检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健康体检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针对早期手工记录、储存、计算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体检项目多、数据质量难以控制、统计分析复杂等的问题,使用网络信息平台将健康档案管理自动化和规范化,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化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其格式,帮助学生、家长、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动态变化,建立健康预警,为学生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如对学生患病率较高的如视力低下、肥胖、龋齿等疾病,提出预防指导意见和健康教育报告,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现代化的学生健康管理。 3.2 学生体检的网络信息化,保证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查询性和连续性。系统中各数据有严格的限定范围,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多个账户可同时登录查询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学生个体报告单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完善了体检工作的管理。对其中需要医院复查和就诊的学生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对学校多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法和措施,对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起到极具针对性的作用。毕业升级功能保证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的连续性。多年体检数据的动态分析,能更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学生健康状况的发展,为科学的判断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提供科学的依据。 3.3 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化可以规范体检档案管理,使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更加准确、全面、连续。 不仅提高体检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健康体检电子档案的保存,便于信息查询和共享。网络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学生健康体检效率和质量,同时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体检机构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在学生健康体检档案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其他方面健康管理,如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有季节针对性的普及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加强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管理;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实现学生健康管理的全面化。同时,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网络信息化,也对体检机构和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更要具备网络档案管理的技能和借助网络系统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的能力[3],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社区健康档案;生活质量;改善效果 慢性病又名慢性非传染性病症,它并非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多种病症的代名词。像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均属于慢性病症[1]。由于此病症的发病人群多以老年患者居多,再加上此类病症具有病程时间长且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能使其肾脏、心和脑等重要器官受严重威胁,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影响[2]。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是服务设施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患者的病情分类,并予以针对性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对其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前未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3~81岁,平均(77.6±2.3)岁;病程1~7年,平均(2.7±1.8)年;冠心病15例,糖尿病17例,高血压14例。另选取2013年1月后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慢性患者46例为研究组,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64~82岁,平均(78.5±2.4)岁;病程1~8年,平均(2.9±1.7)年;冠心病14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13例。根据上述所述,把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患者构建健康档案,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基本情况,并依照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予以分组。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前,社区人员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膳食结构优良率和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优良率等进行了解,并通过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予以正确合理的干预措施,其中包括:生活方式指导、健康教育和疾病治疗指导等。同时,社区医护人员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老年群体的活动特点予以充分利用,对活动地点及时间合理选择,并向患者发放治疗及预防宣传手册。对知识水平低下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可采取模拟训练及操作演示等方法对患者实施教育。加强教育宣传工作,设立社区健康宣传板,以画报的形式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等展现出来,这样便于患者阅读。对伴有紧张、焦虑等心理素质低下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可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及担忧,对于患者的倾诉要做到细心聆听,时常鼓励安抚患者,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此外,社区医护人员还应做到定期随访观察,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及服药情况予以了解,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采取及时处理。在走访过程中,社区医护人员还要监测患者的疾病指标情况并将其整理成档案,这样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此外,每个月社区医护人员都会对社区居民的心率及血压情况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家庭管理方案,同时,没三个月都会对患者的体重、身高及血糖情况进行检测,并对估算患者的健康指数,每隔7天对电话随访1次,这样能对患者的病症状况及生活改善情况予以及时了解。 1.3评价标准 实施SF-36(生活质量评定表)对实施前后患者的膳食结构优良和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优良和疾病知识知晓等指标改善情况。生活方式优良率:患者谨遵医嘱,饮食习惯合理化、运动锻炼适当;服药依从良好率:定期复查、药物服用定量定时。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患者实施前后的指标改善情况 实施前,患者的膳食结构优良和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优良和疾病知识知晓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实施后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观察实施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实施前,(74.5±8.1)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实施后,(82.3±11.1)分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经对比,实施前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和治疗时常长等,是慢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再加上受外因因素的影响,如老年患者的年龄较高、其机体抵抗能力较低等,很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又或者是饮食控制不合理及不遵医嘱服药等,从而使治疗效果受影响[3]。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表示,将针对性干预措施落实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从而达到健康管理、延缓及阻碍病症的目的。健康档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机构,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的全面评估,并将其设置成档案,再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指导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病症的改善,而且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4]。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档案管理,能使患者的的膳食结构优良和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优良和疾病知识知晓等指标情况得到改善,使其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健康档案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慢性病症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实施,还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过程及病情变化情况的全面掌握,对治疗方案的调整能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能节省医疗中开支及资源。由于现下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能使其更加完善,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意见:①设立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互联网实施综合干预;②健全社区健康监测网络,对检测实施计划予以制定;③为每位患者制定一张健康卡,将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输入健康档案内,这样便于医护人员的患者信息的提取,避免救治时间受延误。 总而言之,将社区档案管理应用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即能加快患者病症康复,而且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何红球 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北门社区 参考文献 [1]陈冬雅,钟雪花.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况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92-194. [2]彭柳媚,胡于俊,周子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49-155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2004年,教育部曾要求在直属高校秋季入学的所有大学新生中都建立心理档案,到目前为止,全国很多高校都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建立起来,保存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之后便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死库”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有名无实,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才尽其用”,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是“由谁建”,也就是由谁牵头的问题。一般来讲,学生学习生活在班级、学院、学校这样一个三级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中的每个层级,都会产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机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的心理健康档案。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虽大量形成,但却散乱在不同的层面上。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定一个主体,把这些散乱的档案集中起来。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一主体,比如,对于学生比较多的学校可以以学院为主体,对于心理机构比较完善的学校则可以以心理部门为主体。 其次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建”。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学校是以心理档案系统为依托的。现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很多,如教育部牵头开发的“中国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安人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北森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等等,各具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除了需要包括在线形成的以及直接生成的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外,还要注意对其他载体(比如纸质等载体)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系统才是完整的、合理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是心理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齐全、完整。如果档案残缺不全,档案发挥作用将无从谈起。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心理健康测评及结果等等各种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形式多样,其形成有些是定期的、有些是不定期的,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记录,都将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凭证。所以,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记录,及时更新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状态,从而确保系统的活力,为这些档案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档案的齐全完整,并非要求有“文”必档,玉石不分,所有关于学生心理的记录一并入库,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工作需要,有选择的入库。 其次,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纷繁复杂,对于其的管理,不仅仅是把这些数据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些数据产生1+1>2的效果,并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这就离不开对档案的分析整合。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保存了大量的学生心理测试量表,在管理过程中,把这些量表集中起来并不难做到,但是,应该考虑到,对这些量表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才能使利用者利用起来更直观、更方便。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保证一定时期一个学生各类量表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应该力争使其能够体现在同类一量表中,不同学生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利用者全方位的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当然,在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免会涉及很多心理学的知识,需要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配合,但档案工作者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在这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代替的。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能否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我们档案工作者有直接的关系。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利用 第一,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往往对“我是谁”“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感到困惑,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过于自信或自卑的现象,诸如此类问题都根源于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生通过对自己心理健康档案的利用,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并能够有意识的调节自我,使自己的心理状况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依据。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心理特点使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有一把“万能钥匙”,而必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健康档案恰恰为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捷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全方面、相对真实的了解和认识,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比如,我校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记录了学生成长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事,我们了解了这些“大事”,便不难对本不理解的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做出更好的解释,便可以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更合理地引导学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充分认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完成建档任务的紧迫性,各县(区)要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建档工作中好经验和办法,对存在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对策办法。各乡镇卫生院要全面动员,除留下正常开展业务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人员实行“包村入户”将建档任务逐级分解,村医的配合下,整村推进,为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在建档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慢性病人,要动员其进行健康体检,以完善档案信息。 要加快电子化进度。各县(区)卫生局要充分发挥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培训班学员的作用,建立纸质健康档案的同时。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对各乡镇卫生院电脑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及时指导解决电脑操作中遇到问题。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软件厂家“省华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反映,请求协助解决。 对全市今年建档工作任务按季度进行了分解,市卫生局根据全市目前建档完成情况及全年工作任务。 二、规范建档工作。提供档案服务 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要求规范建档。当前,各县(区)建档工作中。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 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基础信息以及基本健康信息。应包含: 1.人口学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国籍、民族、身份证件、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2.社会经济学信息:如户籍性质、联系地址、联系方式、职业类别、工作单位等。 3.亲属信息:如子女数、父母亲姓名等。 4.社会保障信息:如医疗保险类别、医疗保险号码、残疾证号码等。 5.基本健康信息:如血型、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健康危险因素、残疾情况、亲属健康情况等。 6.建档信息:如建档日期、档案管理机构等。 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主要指是从居民个人一生中所发生的重要卫生事件的详细记录中抽取的重要动态信息。按照业务领域划分。与健康档案相关的主要卫生服务记录应包含: 1.儿童保健: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儿童健康体检信息、体弱儿童管理信息等。 2.妇女保健:婚前保健服务信息、妇女病普查信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信息、产前筛查与诊断信息、出生缺陷监测信息等。 3.疾病预防:预防接种信息、传染病报告信息、结核病防治信息、艾滋病防治信息、寄生虫病信息、职业病信息、伤害中毒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死亡医学证明信息等。 4.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重症精神疾病等病例管理信息。 5.医疗服务:门诊诊疗信息、住院诊疗信息、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成人健康体检信息等。 三、严格工作措施。加快建档步伐 一)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考核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的长效机制,内容之一。各县(区)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监管。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应实行当年按规定建档比例全额预拨,居民健康档案补助经费。次年考核据实结算;超过规定建档比例的费用,转入下一年度结算。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各县(区)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绩效工资制度。把建立、使用和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经费的拨付与健康档案建立的数量和质量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奖惩结合,充分调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建档积极性。同时,要协调财政部门,将健康档案的保管保存、日常运行维护、人员培训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障相关经费投入。 根据院领导和市卫生局的要求,我们新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9月由市中心医院二分院转型而来,按市卫生局的划分,我中心服务4个社区,共有17232户、65000人,根据四川省卫生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建档率应达到服务人口的60%以上。我服务中心位于城东,居民居住复杂,有城乡结合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覆盖面积广,散户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采用上门调查建档即费时又费力,居民不配合,建档相当困难。我们全面考虑,想方设法用一年时间全力以赴为10440户,3900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健康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依据,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根据我市卫生局的统一要求,为社区居民进行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档案封面记录户主、住址、电话号码、档案编号、档案内装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家系图、家庭成员基本资料、长期用药明细表、健康检查表、接诊记录、预防接种记录、随访监测记录、健康问题等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 1、 与派出所联系,找出我中心所辖居委会的社区居民人员花名册,以及辖区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整理成册为建档做准备。 2、 大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及重要性,介绍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优惠政策,服务中心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给居民居民一封公开信通过电视台、小区广播宣传、到社区、闹市区、人口集居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向居民介绍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及重要性。 3、 与社区居委会联系:以小组为单位,为散在的居民建档,在入户调查前我们在居委会门口及居民区出入口张贴居民建档告知书,给居民一封公开信,并通知入户建档的时间和范围,以及建档的要求等,根据安排时间我们的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同志一起入户调查建档,成效显著。 4、 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联系,安排时间为单位职工及家属建档,为辖区内11所学校及4个工厂的所属人员建档,向他们大力宣传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意义以及居民建档后的优惠措施,并利用工厂学校及其他单位开会的机会,向职工宣传,并号召职工向家属传递信息,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建档数明显增加。 5、 利用社区居民的口碑,居民主动到服务中心来建档,居民来就诊、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检查等给予大力宣传,为他们建档,发就诊卡、免挂号费,就诊给予适当的优惠,给辖区内精神病及残障人员免费体检并建档,为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免费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等。让他们得到了实惠,这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是从前不愿建档的居民主动建档,使居民建档数明显增加。 建档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缺乏:我中心有医务人员共26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几万人建档,加之所辖面积广,散户多,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建档内容多等因素,因此人员比较缺乏。 2资金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非营利性民生工程,为居民建档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档案建立,政府补助没到位,确实给我们带来困扰[3],然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只有先把工作搞好,让居民感到实惠,让政府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社区居民缺乏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配合不好。在刚开始建档时,我们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有部分居民不理解,认为我们有利可图,不怀好意,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建档,我们要多理解,多沟通,要耐心地宣传和开导。 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健康档案我们设专人管理,按社区,按档案编号顺序摆放在专用档案柜内,慢病、精神病 、残障人以及60岁以上老人、0―7岁儿童,孕产妇等均按社区分柜保管,实行微机化管理,并利用微机的筛查统计功能,准确的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做出社区诊断,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居民建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通过近三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已走上了良好的循环轨道。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是社区居民实行连续的关键,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必须使用有效途径,建立真实、完整、项目齐全的有效的档案。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政府对社区卫生的加大投入,我们一定会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芳健 周红伟 王家骥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与技巧、实用全科医学 2007.2(5):152 【关键词】中老年人;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03-02 为了解云林街道居民健康状况,给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应用锡山区居民健康档案调查表,对云林街道户籍居民5455位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云林街道云林苑中区、南区、西区、北区和7个社区居委户籍居民为调查对象,应查5876人,实查5455人,受查率为92%,其中男性2436人,女性3019人,年龄50~59岁有1698人,年龄60~69岁有1845人,70~79岁1368人,80~89岁有521人,90~104岁23人。 1.2 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详细填写家庭档案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内科、外科、神经科、五官科体检,有关疾病诊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专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体能检查、日常生活功能、健康状况判定参考有关文献〔1〕。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输入启航系统,采用EpiData软件系统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人患慢性病情况:5455例老年人中患慢性病4288人(78.6%),其中男性2002例(82.2%),女性2322例(76.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 2.2 BMI与年龄的关系:检查5321例,消瘦者553例(10.4%);正常2086例(39.2%);临界1639例(30.8%);肥胖1043例(19.6%)。表1说明体型正常的老年人占多数,肥胖体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比例增高,在低(60~69岁)、中(70~79岁)、高(≥80岁)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2.3 血压与年龄的关系:受检5321例,低血压(21.3kPa)244例(11.2%),单纯舒张期高血压(>12.7kPa)154例(7.1%),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同时增高(>21.3/12.7kPa)92例(4.2%),临界高血压(18.7~21.3/12.0~12.7kPa)246例(11.3%)。收缩期高血压在低龄组为7.9%、中龄组为10.7%、高龄组为13.6%三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于动脉硬化导致收缩期血压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增大。 2.4视力和听力与衰老的关系:5168例老人回答矫正视力可看小字的有3902例(75.5%);不能看报纸1132例(21.9%);影响生活119例(2.3%);看不见实物21例(0.4%)。说明不同程度视力障碍在中、高龄组明显高于低龄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2.5日常生活功能:分良、中、差三级,在5455人中,良4364人(80.0%),中1047人(19.2%),差44人(0.8%)。表2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日常生活功能良在低、中、高龄组的比例依次减少,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2.6健康状况:分良、中、差三级。在5455例中,良1724人(31.6%),中3671人(67.3%),差60人(1.1%)。表3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状况良者在低、中、高龄组中的比例依次减少,高龄组明显低于中、低龄组,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老年人体弱多病,同一老人常患多种疾病,常见慢性病患病率的前五位疾病谱与其他地区报道略有区别,本地区老年人以高血压为首位,可能与高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有关,慢性支气管炎为第二位,可能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差有关。 BMI是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多数老年人体型正常,特别是≥80岁的高龄老人中以消瘦体型的比例为多,符合体型矮小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规律。肥胖常与某些老年慢病有关〔2〕。 视、听、体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健康状况都随着增龄其功能相应减退,此五项分别在高龄、中龄、低龄老人中均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高龄老人常有多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给社会、家庭、子女带来困难。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应在政府和多部门协作下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护理保健网络,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价值;发展趋势 怎样才能提高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必须要有一种载体能够对每个人的健康信息进行归档、存储、更新,有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检索查询,这种载体就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构建电子健康档案的思路来源于电子病历,但两者的服务性质不同,电子病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患者,而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是服务于所有人。 1各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基本情况 欧洲的英国是最早规划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国家,各类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并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英国政府又投资64亿英镑,打算用大约10年的时间建设医务工作者网络软件系统、基于全科医生的数据平台以及欧洲的健康档案等项目[2],其电子健康档案项目是由卫生部下属的国家卫生信息管理局(NHSIA,1998年成立,之后改名为NHSCH)和"国民卫生服务国家IT发展计划委员会"(NPfIT,2002年成立)负责管理、实施。 位于美洲的加拿大组织全国10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卫生部门成立了Infoway公司,作为非盈利组织统一规划、协调和推动全国的电子健康档案项目建设,计划到2016年普及率达到100%,在实施过程中每个省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最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卫生部门投资1.45亿美元建立了国家级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系统。Infoway公司还做了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顾问研发了电子健康档案实施蓝图(EHRS Blueprint)及其构件库(Artifact Repository),作为纲领性文件和路线图,这是加拿大近几年电子健康档案工作最重要的结晶[3],为世界各国的电子健康档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4年众议院的国情咨文中专门强调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在10年内确保绝大多数美国人拥有共享的电子健康记录,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台后就宣布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技术系统。通过规划中的医改,预计到2019年,美国约90%的全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机构的使用率则会达到70%。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有专门的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组,2002年开始规划实施名字为卫生互联(Health Connect)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010年随着政府划拨的4.67亿美元卫生信息化建设专款,开始在全国推行个人管理电子健康档案(PCEHR)系统,并且在2012年继续拨款2.34亿美元,其中1.62亿美元将继续用于PCEHR系统项目的建设,0.46亿美元用于电子档案的隐私保障。其卫生部长声称到2025年,PCEHR项目很可能会带来115亿美元的净利润[4]。2000年澳大利亚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仅为25%,但是到2009年该使用率已经上升到95%,其邻居新西兰在近9年中使用率也从52%上升到97%。 亚洲的日本也高度重视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政府 IT 战略总部在2009年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即"i-Japan 战略 2015",将"卫生保健与医药"作为最优先发展的领域,并要求到2015年建立起日本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其做法是在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基础上进行构建。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中国, 2009年开始启动全民健康档案计划,正式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2015年的档案覆盖率必须要达到70%以上,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居民。 目前各个国家都已高度重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即便是发达国家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目前也存在发展进程缓慢、功能发挥有限的问题,能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完全共享的人口覆盖范围还不广,特别是档案建立后的更新模式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例如美国在《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中针对"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卫生信息技术法案"对各项技术的开展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部署[5],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 2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价值 健康档案记录了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综合信息,也体现了人群和相关机构的基本情况,其应用应该是立体化全方位的。 2.1为临床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最直接的应用是为医疗工作者及时、全面了解患者信息。临床上,对于同一症状,在患者初次就诊、再次就诊、多次就诊等不同情况下医生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依靠于医生的问诊获得这些信息,难免会出现遗漏,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普及后,医生只需要把患者的健康卡放到读取设备,就能在屏幕上看到所需要了解的患者基本情况、往病史等资料,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着重观察,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保障了医疗质量。 2.2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决策能力随着健康档案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健康宣传教育、居民保健、重点人群随访、数据统计、卫生状况分析等工作会逐渐简化。另外,众所周知,各个国家一般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例如中国从1993年起每5年普查1次。如果健康档案能够真正普及应用,为卫生机构提供实时的数据,那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普查项目,还能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3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Google是一家提供互联网的公司,但却通过挖掘和分析google搜索引擎获得的数据,推出了流感趋势(Flu Trends)服务,向人们提供流感病例爆况,甚至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趋势,从而及早做出预防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流感趋势对流感的预测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相差无几,有时候甚至还要快7~10d。随后,有学者利用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Twitter用户数据流中的相关数据,也成功预测了早期流感爆发。那么,拥有各种既专业又覆盖人群广的卫生数据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什么理由不能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加强对健康档案的数据分析,不仅在传染病控制方面,对于那些"艾滋村"、"癌症村"、"怪病村"之类的出现群发非传染性疾病的现象势必能够因及早发现而减少甚至避免。 2.4影响个人健康行为"行为决定健康"的理念现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例如有慢性病的人会适量增加运动,高血压的人还会避免高钠饮食。健康档案的数据,不仅让医生和卫生机构了解居民的健康信息,也方便了居民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在自身生活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会让健康状况和调整方式显得更加清晰。 2.5为医学教学提供实用资源患者就医时,在同等条件下常常喜欢选择年龄相对大些的医生,因为医生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实践型职业,医学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实践,特别是临床医生仅仅依靠理论上的原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经验。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中老年医生的经验较为丰富,应变能力较强,更值得信赖。健康档案中有很多以问题为中心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的共享,能够为广大医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病例,有利于科学经验的传承,同时也会给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机遇。 2.6为科学研究提供海量数据普及后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仅有个人的基本健康情况和背景情况,还包括了所有的就诊情况和医疗记录,其收集的数据真实并具有时效性,符合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而且获得和整理较为方便,完全可以满足任何临床研究对数据的采集需求,也能方便地进行临床数据、流行病学、耐药性等各个角度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6]。随着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逐渐完善,医疗机构、生物企业、医药企业以及各研究机构必定会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作为临床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3将来的发展趋势 在接下来的几年,各个国家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领域的首要任务还是要继续深入推进普及速度,争取早日实现100%覆盖率,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其价值,特别是从宏观角度上,在公共卫生服务、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大人群数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7]。 其次,健康档案普及之后必然需要加大数据挖掘力度,扩展各种应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健康档案海量的数据就像是待挖掘的宝藏,其潜在价值体现远远超越临床医学甚至医学领域,尤其是当今科技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这将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的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1]吴思静, 郭清. 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2):226-228. [2]党露希, 赵阳, 徐星, 等.国外电子健康档案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6):372-374. [3]周拴龙. 国外电子病历档案国家项目研究进展[J].兰台世界,2013,4:19-20. [4]Daniel J. Friedman, R. Gibson Parrish, and David A. Ros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and US Public Health: Curr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romise[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3,103(9):1560-1567. [5]Heisey-Grove D, Danehy LN, et al. A national study of challenges to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adoption and meaningful use[J].Med Care:2014,52(2):144-148.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