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4巴黎奥运会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短片《漫游巴黎屋顶》(Course sur les toits de Paris)吗?八分钟的时间以俯视的视角带人们领略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在篇章的最后,法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用萨克斯吹奏了《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镜头从天空深入太空,注定为本届奥运会渲染了无限浪漫遐想。
2024年巴黎奥运主题海报
此前在奥赛博物馆发布的巴黎奥运主题海报也呼应了这一浪漫的氛围。插画师Ugo Gattoni出生于巴黎,奇幻主义和超现实感是他作品的独特风格。由他设计的巴黎奥运会主题海报,把大皇宫、铁塔等地标建筑同田径跑道、跳台、看台等运动场馆设施结合,构成了一座热闹的竞赛之城。Gattoni还大范围地运用了粉色,同巴黎城市中代表性的沙石色、灰色巧妙搭配,既柔和又梦幻。
随着越来越多场馆和周边设计的信息释出,巴黎奥运会还未开幕便被赞为史上最时髦奥运会。作为2024年最受关注的全球性盛事,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想错过其热度,本届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LVMH集团提供了1.5亿欧元的赞助费,为本届奥运会涂抹上了时尚的油彩。集团旗下品牌各自发力,分别参与法国队队服,以及奥运会奖牌和奖牌箱等设计,拉满了外界的关注度和期待值。
街头服饰品牌Pigalle与Le Coq Sportif
共同打造本届奥运会法国队的参赛服
Berluti为法国队设计巴黎奥运会队服
作为门面担当,队服自然受到各国代表队的重视。譬如为美国队设计队服并将经典的精英校园风格Preppy Style延续至今的Ralph Lauren,以及在北京冬奥会上初次为加拿大队制作队服便备受好评的运动品牌Lululemon等,各国在选择队服设计时可谓极其慎重。本次东道主法国队的队服由注重剪裁与工艺的老牌时装屋Berluti设计,并邀请了著名造型师Carine Roitfeld参与设计。被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反复解读的“法式时尚”,这次终于轮到法国人自己诠释了。西装燕尾服是队服的主要款式,经典优雅是法国人的执着追求;而国家队队服作为国籍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象征,国旗配色自然少不了,Berluti将红白蓝三色装饰在领口,通过渐变效果低调炫技。运动员参赛服装则交给了街头服饰品牌Pigalle与Le Coq Sportif共同打造,法国国旗的红蓝白依然是主体配色,采用扎染手法进行柔和,贯穿于每一项运动的服饰中,打造出创新格调。
Chaumet为本届巴黎奥运会设计奖牌
竞技体育的首要目标是胜利,奖牌和奖杯对于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和参赛队来说都意义重大。法国顶级珠宝品牌Chaumet将为本届奥运会设计奖牌。回看Chaumet的品牌故事,从1800年代开始便同法国国家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次,Chaumet秉持可持续的理念,奖牌材料选择了埃菲尔铁塔翻修时保留下的铁片。在奖牌的圆形外轮廓中央,镶嵌着一个六边形图案,类似于法国国土的几何形状,也呼应了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的六角造型。顶级珠宝品牌的镶嵌工艺毋庸置疑,奖牌的六角采用巴黎钉纹工艺,是源自中世纪欧洲的建筑装饰艺术,古典而精致。Chaumet将极具法国特色的元素融入奖牌,陪伴来自世界各地,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们回到他们的故乡。
Louis Vuitton为巴黎奥运会及残奥会设计奖牌和火炬Trunk行李箱
比赛的奖牌箱则意料之中将由Louis Vuitton设计提供。Louis Vuitton的硬箱历史悠久,品牌近年来也以旅行的意义为核心,延展出对探索和冒险精神的颂扬。借着本次奥运会,Louis Vuitton的旅行概念也回归巴黎,品牌经典的城市指南系列公布了最新的《巴黎城市体育指南》,以184页的篇幅记录与巴黎有关的体育场景、历史故事、运动员照片等,向世界递来一张有关时尚和体育的名片,以全新的视角巡游巴黎。
1896年
希腊牧羊人Spyridon Louis参加第一届现代奥运会40公里马拉松项目
自1896年首次举办以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开始了一场跨世纪的历史长跑。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奥运与时装交织的故事从历史中走来,是思潮变化的故事,是制造技术进步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1920年
安特卫普奥运会,美国水球队
诞生于希腊雅典的奥林匹克,是展现力量的竞技场。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尚未形成运动服的概念,运动员们大都穿着针织裤针织衫登场。直到20世纪初,人们似乎意识到了服装即便不能帮助运动,也起码不要成为负累,所以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男性运动员们开始穿着及膝短裤和背心等短装亮相赛场。一直到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这种宽松的高腰短裤、背心的组合都是彼时男性运动员们的主要着装款式。
1948年
伦敦奥运会
在二战彻底结束后,世界从战争的破败和凋敝中复苏,经济得以发展,生活得以重建。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运动服的制作发生了飞跃性的转变,弹力面料普遍被运用到了运动服中,男性运动员们开始穿上了含有弹力纤维的背心马甲,无论是从款式设计还是面料选用,都减少了对人们肢体活动的束缚。
时尚的变化隐喻着社会心态的变化,人们开始重视个体需求和更好的生活体验。随着“摇摆的60年代”到来,物质水平随着经济腾飞迅速提高,不同类型的社会运动在全球如火如荼,艺术发展进入后现代,时装设计开始深受青年文化影响,反精英、反主流的审美逐渐流行,迷你裙、未来主义风格、欧普和波普艺术元素成为设计师展现灵感的元素。最鲜明的例子是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设计师Hardy Amies为英国运动员设计的制服,完全符合当时风靡的A字连衣裙轮廓和长度,与迷你裙的创始人Mary Quant设计的裙装样式十分相似。此时的运动套装也逐渐有了当下所谓复古运动装的形态:鲜亮的颜色,宽松的外观版型,并有弱化了男女性别的设计。
1980年
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美国代表队身着Levi’s设计队服出场
从1908年伦敦奥运会起,参赛队着统一服装就成为了这项赛事中约定俗成的一部分,参与开幕式的运动队更要以自己国家的统一服饰亮相,运动员的身体在这个时刻成为呈现国家和民族身份的符号。比如Levi's为1980年参加冬奥会的美国运动员设计了羊毛内衬的麂皮夹克、蓝色牛仔裤、牛仔帽及靴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土的西部牛仔形象。
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Issey Miyake为立陶宛设计队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出现了紧身运动服,其仿佛是运动员们的肌肤一样紧密贴合身体,有效地减少了运动中的阻力、摩擦力等干扰因素。科技和制造技术的进步,为运动装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人们意识到,运动服不仅可以不干扰运动,还能为运动员带来助力。
除了见证技术的进步和运动装的发展,奥运会也在创造并见证着历史。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是苏联解体后的首个奥运会,日本时装设计师Issey Miyake为刚独立的立陶宛设计了当年的队服,融入了品牌标志性的褶皱,加入超大拉链,并在衣服上印上了巨大的立陶宛国旗和奥运五环图案,造型先锋而直接。
2021年
东京奥运会,Telfar Clemens为利比里亚队设计队服
随着21世纪临近,互联网的发明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地球村”的概念逐步形成。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凭借手袋设计红极一时的利比里亚裔美国时装设计师Telfar Clemens为利比里亚队设计了运动服装,不仅在设计中呼应国旗中的蓝、红、白和金色,还融入了非洲传统服饰的元素,例如包裹穿着者的系带服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开始借助奥运会这个巨大的平台,向世界强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如果说竞赛项目是奥运会的主菜,那么开幕式和闭幕式在这一体育盛宴里,就负责为全球观众献上东道主国家的文化饕餮。尤其是千禧年后,流行文化随着更清晰和快捷的网络辐射全球,东道主们既要展示本土文化的独特,也要激起流行文化的共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不得不承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后劲至今仍在,并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每当有新的一届奥运会举办,社交媒体上必然掀起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考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宣传语,道尽21世纪初激荡的全球化叙事。艺术家蔡国强设计的烟火踏步而来,千人击缶的迎客盛况,书画卷轴等细节的精心设计,记录了北京奥运的开幕,也见证着中国和世界的“双向奔赴”。
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Kate Moss等超模走秀
相比开幕式的盛大,闭幕式更像一场狂欢派对,为东道主和参赛国们庆功,再热情地迎接下一位奥运会的主人。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伴随着David Bowie的经典歌曲《Fashion》,包括Kate Moss和Naomi Campbell等一群英国超模身着金色礼服登场,她们穿着来自Alexander McQueen、Burberry、Erdem、Christopher Kane等本土品牌的设计,带着黄金年代和新生代的强大气场,阔步走来。向世界展示伦敦不仅是一个经济、文化与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都市,更是流行文化的中心、时尚产业和先锋文化的关键所在。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Gisele Bündchen走秀
这种“时装秀”的概念延续到了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已经宣布退出T台的巴西国宝级超模Gisele Bündchen,身穿本土设计师Alexandre Herchcovitch花费四个月时间制作的礼服,走过150米的主舞台,将运动场变成她一个人的秀场。
在奥林匹克的官方社交平台上,有一个名为《Fashion Behind the Games》的内容系列,从游泳、网球、曲棍球和拳击等多项运动出发,讲述了奥运历史上创造时尚经典时刻的运动员和设计师们。如今被称为“偶像”的运动员们,回到其身处的年代和环境中,“时尚”是他们大胆寻求个性突破,甚至身份突破的方式。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花样滑冰运动员Debi Thomas在比赛时破格穿上了一身连体裤亮相,当时仅有男性运动员可以穿连体裤,她的大胆举动引发了争议,但没有影响她比赛的优异发挥,最终Debi Thomas收获了一枚花滑铜牌。
美国田径运动员Florence Griffith Joyner
在流行文化领域有着强大影响力的还有一位美国田径运动员Florence Griffith Joyner。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她拿下了首枚奥运田径比赛的银牌。但当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一手的五彩斑斓美甲。每个运动员固然都有表达自我的方式,但奥运会终究是赛场而非秀场,当个性过于耀眼,难免招致对运动员实力的质疑。所幸,她的奥运突破之旅并未止步于此,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她在田径比赛中一举拿下了4枚金牌和1枚银牌,创造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扎着蝴蝶结发带、涂着夸张美甲,身穿不对称田径运动服的Florence在登顶运动之巅的同时为我们展现了鲜活的个性,歌手Beyonce和网球运动员Serena Williams都曾身穿不对称运动服致敬这位运动场的传奇偶像。
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
全球顶级赛事从来不缺耀眼的个性,Florence Griffith Joyner并不是唯一一个因为个性太强而引发争议的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开始前,来自中国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也曾因为活跃在体育以外的领域而被质疑,但实力可以回击一切,18岁的谷爱凌最终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斩获金牌,成为这一项目中最年轻的奥运冠军。谷爱凌的自信和强大正契合了当下奢侈品牌希望塑造和传递的品牌形象,她堪比超模的时尚表现力更收获了品牌们的青睐。
奥运是一场运动的联欢,因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此能通过名人效应和流行文化碰撞出更为强大的影响力。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运动员Michael Jordan带领Earvin Johnson Jr.、Charles Barkley等篮球巨星组成了“梦之队”,为美国队赢得了巨大的胜利。Michael Jordan本人也成为了运动与流行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不仅代表和推广着篮球运动,也对球鞋时尚和街头文化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Michael Johnson脚踩Nike“黄金钉鞋”出战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田径运动员Ato Boldon佩戴Oakley墨镜登场
当然,这类名人效应也为奥运会带来无限商机。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曾四次获得奥运冠军、八次世界冠军的美国短跑选手Michael Johnson,脚踩当年Nike的设计师Tobie Hatfield所打造的“黄金钉鞋”出战,揽获男子400米和200米的金牌,这一经典时刻被深深烙在奥运史上。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田径运动员Ato Boldon佩戴了一款Oakley Over The Top墨镜登场,这款墨镜初次上市售价185美元,而在他佩戴后品牌重新发售的价格已升至2000美元,但即使如此也引发不少收藏玩家争相入手。
网球运动员Roger Federer与Rafael Nadal出镜Louis Vuitton广告大片
运动员们的坚韧、不服输的意志和强大的心态,组成了积极正面的人格形象,吸引了奢侈品牌的关注。Louis Vuitton曾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释出了一张两位顶级球星梅西和C罗在硬箱两端对峙棋局的广告片,如今在奥运前夕,Louis Vuitton又再度邀请两位网坛冠军Roger Federer与Rafael Nadal携手登顶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脉,讲述运动和探索精神的旅程。
Dior邀请15位顶级女性运动员出任品牌大使
同样是为了迎接巴黎奥运会,Dior邀请了15位顶级女性运动员出任品牌大使,她们来自法国、牙买加、日本等不同大洲的六个国家,身份为田径、足球、击剑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这种奢侈品牌和顶级运动员们的合作形成了双赢局面,既彰显了品牌对于体育运动的支持,而运动员的实力和精神也能更好地为奢侈品牌的形象背书。
当代奥运会的格言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以竞技体育为核心,向大众传递正能量,激发国民的进取心。能够“造梦”的时尚行业,同样以创意表达和时装设计为核心,通过视觉表达着力与美的结合。向大众传递真善美,带来积极的情绪价值成为奥运和时尚潜藏的共识。
而赛场之外,当不同类型的运动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为设计师注入灵感的内啡肽,也催生出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穿搭风格。从网球风到Blokecore足球风,运动和时装的频频联动,让曾是矛盾对立面的实穿性和造型感打破了圈层,拥有舒适度的时装已逐渐走向主流,成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编辑-代晶地
新媒体编辑-Monster C
文字-杨萧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