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出了App:拥抱文学,让生活更温润一点

2024-12-15 5:49:37 股票分析 淑秋

一本《收获》,曾伴随无数文学青年度过彷徨。

6月21日晚,老牌文学杂志《收获》正式推出了“收获App”,苹果与安卓版手机用户皆可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收获”下载。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收获App”还处于1.0版本阶段,重点围绕杂志、作家、作品打造,读者可以在上面阅读免费电子杂志、试读或购买电子书、发表与交流阅读心得。App开发者也正在往2.0版本方向努力,计划不久推出“文学期刊联盟”“作家的作家朋友们”“收获文学院”等新板块。

“总体而言,把‘收获App’想象成麦田就好了,我们希望所有热爱文学的孩子能在上面奔跑、深呼吸、撒野。”“收获App”负责人走走如是说。

《收获》电子过刊始于1979年第一期

打开App,我们能看到什么?

打开App,导航栏显示“首页”“电子书”“我的”三个部分,其中“电子书”一项又细分为《收获》电子过刊与“书库”两块。电子过刊始于1979年第一期,“书库”首轮入驻作家均为《收获》系作者,作品由作者自选代表作组成(不局限于《收获》刊发),以短篇小说为主,另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诗集、短篇集,作品也在持续增加中。“书库”中每本电子书均有免费试读部分,这部分由自主开发的AI算法生成,呈现了小说中情绪最为跌宕起伏的片段。读者亦可在评论区上传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最激动人心、久久难忘的部分,实现“人机”互动。

“书库”首轮入驻作家均为《收获》系作者,作品由作者自选代表作组成,以短篇小说为主,另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诗集、短篇集。

而在“首页”区,读者还能看到App内设免费电子杂志:《无界》E-journal。它包含了“文学课”“非虚·构”“一瞥”“流动的边地”“诗·作”“诗·译”“小说”和“世界”八个栏目。

“文学课”刊载与文学创作相关的作家文论书摘,“非虚·构”编选优秀的非虚构图书书摘,这两个栏目由出版社友情提供书籍,“收获App”文学编辑进行摘选;“一瞥”提供有角度、有审美的摄影图文作品;“流动的边地”关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诗·作”选登华语诗人原创诗篇;“诗·译”呈现翻译诗作;“小说”发表名家创作短篇小说;“世界”则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理解,这部分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平的写作工坊共同完成。据悉,第一期计划探讨粮食和棉花,作为讨论基础的小说文本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此外,《无界》E-journal还设立“不谈文学”频道,展示作家们的兴趣爱好:美食、宠物、昆曲、评弹、开车远游……除图书和电影以外的,一切。

App首页栏推介上新作品及免费电子杂志《无界》E-journal

百花齐放,拥抱开放

早在2016年,《收获》曾与外部公司合作,对方推出手机投稿App“行距”,《收获》编辑部派出编辑上去选稿。但这一次,“收获App”是《收获》自主开发、运营的App,由上海延芳收获文学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这个全新的App是有《收获》的精神在内的。”走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种精神,简言之就是“百花齐放,拥抱开放”,诚如鲁迅所说:“无限的距离,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也因此,在“收获App”2.0阶段,App会增加比如“文学期刊联盟”“作家的作家朋友们”“收获文学院”等板块,增强横向的联系与竖向的互动。

“我们未来选择的文本是各地文学期刊上的优秀小说,以中短篇为主,长篇辅之。我们希望先由全国专业文学编辑为读者筛选一道,读者在这个App上能迅速找到自己想看的,并且有所收获。但我们不想用任何算法限制读者的选择视野,因此不设推送。”走走说,而“作家的作家朋友们”这个板块主要是由“收获”系作家推荐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扩大读者的兴趣与视野。

据悉,在内测阶段,薛舒、路内、弋舟、田耳、陈佳勇、张诗扬等作家和文学编辑给出的“第一批反馈”都很不错。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韩松说:“非常不错的收获App,完全没有想到。从改革开放后,就看《收获》,曾经如痴如醉。现在有了这个,太好了。如同明灯唰地照耀过来。”

传统文学期刊的又一次探索与出发

1957年,巴金和靳以先生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杂志。路遥的《人生》、陆文夫的《美食家》、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莫言的《蛙》、苏童的《黄雀记》、金宇澄的《繁花》、李洱的《应物兄》等大量文学经典在《收获》首发,这份杂志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一直以来,文学青年也对《收获》非常痴迷。

近年,这份老牌文学杂志也不断有“新动作”:2016年推出全新的文学榜单“收获文学排行榜”,榜单一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五届;去年疫情严重时,《收获》微信公号推出“开放书架”,欢迎读者留言“点选”想读的作品,并于之后进行文章推送;去年年底,《收获》编辑部又以苏州大学为起点,首次尝试“《收获》进校园”;今年,《收获》则以一个全新的App,拥抱更多读者。

“之所以推出‘收获文学排行榜’‘收获开放书架’‘《收获》进校园’‘收获App’,都是希望扩大文学的影响力,以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新的时代。”《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如今书报亭减少,传统文学杂志亦有同质化倾向,App可以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的困境和习惯性思维方式,“它既是优秀作家的作品展示厅,又可以开展征文大赛、开发电子书、发布视频讲座。它更自由,可以做很多传统文学期刊不能做的事情。”

“今天的时间已经非常碎片化,文学不像过去那样在生活中占比很重。‘收获App’只希望大家在家与单位的往返路途上,稍稍向内心看一看。那样的一瞥,或许就能平复一天积累的怨气、怒气与戾气。”走走说,“毕竟,文学中的人物,会比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更多,而共情能力,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润一点。”

“收获App”下载二维码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