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分钟看懂个人换汇新政
近期微博微信就被购汇政策的新变化刷了屏幕。我们综合了各家媒体报道,梳理一下给大家,很简单,几分钟就看完了。
1、5万美元的额度不变、但换汇变得复杂了一些
换汇额度没变,还是一年5万美元,但是换汇过程变得繁琐了。不是说不能换了。
在此之前,一般情况,个人因旅游等去银行购汇,柜面工作人员会口头询问购汇用途,或者是在手机银行或网点自助购汇机上随意勾选购汇用途即可使用5万购汇额度购汇,然后在银行系统内录入,并不需要个人填写相关表格。如今,无论是手机网银、网点自助购汇机还是网点柜台购汇时,都需要先填写一份《个人购汇申请书》(下称《申请书》).
此外,在填写购汇用途时,“预计用汇时间”填报项为必填项,填写预计使用购汇资金的日期。在此之前,个人去银行购汇,并不需要说明自己究竟打算何时使用所换的外汇。同时,再填写个人购汇用途时,只能单选,个人应根据实际用途勾选购汇用途项目,并完整填写所勾选项目涉及的全部细项。
2、六不得
继续以手机银行申请购汇为例,购汇委托选项弹出一张需要提交的《个人购汇申请书》,并要求:不得虚假申报购汇信息;不得提供不实的证明材料;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额度实施分拆购汇。
3、处罚严厉
根据《申请书》,如果违法违规套汇,除了可能被列入“关注名单”,此后两年都取消了5万购汇额度外,还可能面临逃汇金额30%左右罚款,以及5万元以下罚款。
《申请书》指出,此外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八条等给予处罚。
综合换汇新规的实际影响来看:
留学、旅游、炒B股基本不受影响;
港股、美股账户玩玩原有仓位还行,追加资金难度很大;
投资移民、海外保险尤其是大额保单和买房影响最大。
二、6问6答告诉你境外保险、美股港股、留学旅游咋办?
一问:海外保险真的买不了了么?香港保险续保怎么办?
答:意外险还能买,其他保险在合法的渠道真心买不了,君不见“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
一位香港保险中介表示:分期缴款的重疾和投资型保险,如果不按期限或者一次性缴完,就无法通过时间价值产生保障和投资收益,对于保费适中的香港保险来说,续缴保费的投保人可以通过转到香港账户里的外币取现后缴保费,也可以通过银联ATM外币取现+现金缴纳的方式来操作。
据了解,银联卡持有人在境外有银联标志的ATM上每天可取现等值1万元人民币的外币,一年累计不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每次收取千分之五手续费,手续费最低10元起。值得注意的是,境外ATM机外币取现的汇率是按银联实时汇率兑换,而银联实时汇率通常比银行外汇卖出价高,以今天为例,在招行换汇的汇率是6.9794,银联的汇率是6.9813.
二问:能不能买B股?
答:B股虽然是外币计价,但B股投资属于境内投资,按新规的字面意思理解,不在禁止之列,不过还是受个人外汇额度的限制。
三问:还能愉快的玩港股和美股么?
答:港股、美股账户玩玩原有仓位还行,追加资金难度很大。借助不占用外汇额度的深港通、沪港通、QDII基金合规投资,分享收益还是可以的。
四问:买QDII基金受影响吗?
答:购买QDII基金不占用个人外汇额度、但占用基金公司外汇额度,其他渠道控制更严,QDII基金更紧俏,虽然QDII基金不受影响,但你基本很难买到。
五问:购汇买银行的美元理财产品可以吧?
答:可以的,境内理财,占用个人外汇额度。
六问:还可以投资移民跟境外买房子吗?
答:对土豪来说,移民和境外买房子更是风险加大,因为对灰色跨境资金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会加大。
先澄清一下,“个人购汇不得再用于境外购房及投资”并非新政。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称:
个人海外购房及投资从来都属于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一直以来都不能做。“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不过,近年来,外汇储备降低和持续火爆的内地富人海外投资移民和置业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考虑到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此次“六不得”的决心不容小觑。
另外,值得土豪注意的是,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加强的趋势非常明显。2016年12月底央行已经发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从2017年7月1日起,自然人银行账户的大额转账交易,境内的报告标准为人民币50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跨境的报告标准为人民币20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
有深圳银行业人士透露,年底之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跨境资金流动加强关注,对3个以上境内个人账户、顶额等值5万美元跨境汇款到同一境外账户的行为,都要求银行上报,监管部门会从中抽查进行调查。
当然,一些灰色的渠道还是隐蔽地存在。就是地下钱庄,但这个是违法行为,建议不要碰。
三、个人购汇“实际收紧”影响只是心理层面
我们都知道此前身边一些脑子灵、动手早的朋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境外的不动产,也有不少人组团去香港刷卡购买分红类保险或是直接炒美股、欧股了。
试想,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美元的海外房产投资,岂是普通居民每年5万美元所能轻易达成的?可以进一步认为,上述漏洞与违规,表面上看似乎与底层金融网点疏于防堵、惰于监察有关,而其根源应在于长久以来且较大范围存在的“制定规则易,严格落实难”的弊病上。
算过一笔小账,以日本东京核心地段使用面积70平方米的房产为例,其售价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各类交易费用约为房价的8%,持有期还需定期缴纳固定资产税与都市计划税等,虽然租赁回报率约6%,但整体不确定性与风险仍大。相比而言,国内资金只要来源合法,获得超过海外购房的收益并不难。比如说仍很火爆的个人网下新股配售,无风险年化收益不会低于15%。
所以说,此次个人购汇监管的实际收紧,更多只能影响到市场预期与心理层面,而这一影响的最终方向或许还存在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