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广电新政影响,公司毛利率降一成;欲战略调整寻求多种盈利模式
不熟悉广电行业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个行业的政策规定是如此具体而细致,而一条简单的规定,足以成为上市公司的转型令牌。上周举行的上海电视节上,“一剧两星”新政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这一政策规定,2015年起,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的卫星联播频道不得超过两家,而此前这个行业的规定是“4+X”,即4家卫视加多个地面台。
编剧汪远直言:“一剧两星,把电视剧行业的‘屋顶削掉了一半’。”
作为中国电视剧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华策影视的电视剧业务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2%,如何面对挑战成为关注焦点。
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往往大家最没有信心的时候,就是机会所在。”在她看来,政策会成为电视剧行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与此同时,华策正在大踏步迈向电影、综艺、新媒体等相关产业。此前的业绩交流会上,华策曾表示,希望2014年公司新媒体收入占比达到30%。
新政出台 考验制作成本
有分析认为,“一剧两星”将拉低电视剧采购成本。去年,华策影视电视剧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滑近10个百分点
“开拍的剧变少了,一些剧停拍了,剧方的收入减少约三成。”在上海电视节上,《鹿鼎记》出品人及制作人吴敦谈到“一剧两星”的影响时这样表示。
以往,电视剧行业最为流行的销售方式分别是卫视独播和“四星联播”,热衷于独播的只有央视、湖南卫视这样的顶级平台,“四星联播”是指四家卫视共同购买,同步播出。
这一行业现象的出现,与广电总局为解决“千台一剧”而推出的“4+X”政策有关。而“一剧两星”,意味着政策进一步收紧,业内人士普遍预期,未来政策还将逐步收紧至“一剧一星”。
华策影视2010年10月登陆创业板,是电视剧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政策变化之后,公司业绩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受到市场各方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新政实施后,如果电视台不愿意提价,势必导致全行业电视剧价格的降低。
华策影视董秘金骞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一剧两星”对公司影响有限,从2013年到今年一季度,公司“超过‘一剧两星’政策的,按照部数算有8%,按照集数算只有5%。”
但这一说法未必全面, “一剧两星”背后,还有“一天两集”的配套措施。这意味着,电视剧在黄金档每天的播出量会由3集下降至2集,集与集之间热门广告时段减少为1个,电视台广告收入的下降,将会拉低电视剧的采购成本。
此外,广电总局还推出了“中国梦”电视剧展播活动,要求各卫视在7到10月播出127部彰显“正能量”的参考剧目,华策只有4部剧入选。赵依芳坦言,华策影视目前仍有上千小时的电视剧库存。
“现在全公司都在严控成本。”华策影视旗下一家子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后大投资的电视剧会很少,小投资的电视剧也会尽量压低成本。
事实上,政策对于华策影视的影响在2013年年报中就已经有所显现。
去年,由于《天龙八部》、《封神英雄榜》两部戏分别因停播、审批中被删减的原因,导致公司电视剧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滑近10个百分点。
战略调整 进军电影、综艺
在电视剧日益下沉的“天花板”下,华策影视开始向电影、综艺等方面进行拓展
2014年一季报中,华策影视称,将以电视剧内容为起点,逐步覆盖大电影、网络剧、节目、游戏、动漫、音乐、舞台剧等全内容形式,并探索广告植入、艺人经纪等多种盈利模式。
首先是电影。在赵依芳的规划中,华策投资电影主要有两个方向:1、青春系列电影;2、将华策已有电视剧改编成电影。为了争夺内容资源,华策在2013年底斥资1.8亿元收购了郭敬明最世文化26%的股份。
“电影做青春系列是最划算的,”赵依芳说:“电影的主流观众是这些人,你就应该面向他们。”
事实上,华策参投的电影并非全部是“青春”题材,例如张艺谋的《归来》、吴宇森的《太平轮》等等。赵依芳表示,投这些电影,是希望自己的电影团队有机会与成熟的电影团队学习。
此外,华策还挖来了曾任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和酷6传媒首席执行官的杜昉担任副总经理,希望其能推动华策在综艺节目和互联网方面的转型。
华策布局渠道的野心让人印象深刻。赵依芳透露,华策将与一些电视台开展定制等合作,利用一年1000集电视剧和10部左右电影的产量,与一些“缺内容”的电视台“深度合作”。
记者获悉,今年,华策影视将有不少于3个综艺项目要跟卫视合作。此外,华策还准备在互联网视频、互联网电视等渠道上开拓“华策影视频道”。
“我经常讲这个行业没有天花板,很多人都不信。《爱情公寓》在互联网上有超过100亿的点播,但是我们只是单纯把剧卖给了网站,并没有通过平台的互动收到钱。”在上海电视节,赵依芳常常谈起她对互联网的一些设想,在她的思路里,电视剧可能会与电商结合,在版权收入之外,开拓新的盈利模式。
在2013年年报里,华策主营业务收入9.08亿元,其中来自电视剧的有8.35亿元,占到92%,巨头的转身并不容易。这一切,都仍在拓展和设想中。
■ 对话
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
“最没有信心的时候,就是机会所在”
与业内人士对“一剧两星”的负面观感不同,在各种场合,赵依芳对政策从不抱怨,无论是在论坛发言,还是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她始终强调:“往往大家最没有信心的时候,恰是机会所在。”
赵依芳的态度,与当年湖南卫视面对“限娱令”的姿态颇为类似。当年,湖南卫视第一副台长、天娱传媒的创办者张华立在博客中写道:“我讨厌议论游戏规则,议论它又不会得到奖赏。”
新政是转型催化剂
新京报:“一剧两星”政策会对华策的业绩和发展方向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依芳:对整个行业来说,“一剧两星”应该是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它要求制作公司去做更加专业和细分的内容,需要播出平台进行更加精准定位,从长期来看,对行业是有推动的。
新京报:很多人对明年后年电视剧行业发展不太有信心,你怎么看?
赵依芳: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轨迹很有中国特色——你最没有信心的时候,往往就是行业发展的机会。
几年前,广电总局要求引进剧都退出黄金档,当时大家都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又要求公安剧要退出黄金档,大家又很担心。但实际上,整个行业其实是一步步往前发展,并更加有序,更加专业,内容创作更接近国际轨道。
电视剧产量不会减少
新京报:华策今年的电视剧产量和收入会减少吗?
赵依芳:我们应该都是稳健的发展,产量不会减少。而且今年全资公司克顿开始合并报表,其销售收入在全国排名第二位,加起来的话,增长还是非常强的。
新京报:会对电视剧的成本进行压缩吗?
赵依芳: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的缩减。
新京报:明年华策在电视剧市场的投入,会增加还是减少?
赵依芳:我们会在现在的基础上,稳健地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进行电视剧创作升级,比如有20个团队,相互之间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且进行全媒体的合作和国际化布局,这些是华策电视剧未来最重要的功课。
行业并未做到最好
新京报:有人说“一剧两星”之后,电视剧行业天花板更低了,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赵依芳:电视剧的制作,卖给电视台或者几家网站播出,那肯定是有阶段性的饱和度,但实际上电视剧行业并没有做到最好。
我们的电视剧做到最好也就是几百万一集,美剧做到一千万美元以上一集。
另一方面,剧的形态可以开拓,盈利模式也可以拓展。你可以做付费点播,未来也可能跟观众有更多互动,甚至加上电商。
如果你做得好,“一剧一星”都够了。所以根本不是天花板的问题,是我们努力不够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郑道森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