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的影视动漫致敬新中国奋斗者——访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艺术指导梁碧波

2024-12-21 19:02:27 股市动态 锌羚

建党百年的影视动漫致敬新中国奋斗者——访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艺术指导梁碧波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讲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行各业勤奋耕耘的中国人和国际友人推动社会进步、参与时代创造、见证国家繁荣、分享发展成果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该片艺术指导梁碧波于近日接受采访时,畅谈了创作历程和感悟心得。   讲好伟大成就背后奋斗者的故事   梁碧波介绍,《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共23集,每集25分钟,主创团队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以“人民”作为主题词,以“人”为叙事主体,聚焦不同领域的楷模、榜样、英雄、功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开启了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主创团队选择了14岁的李佩英这个人物。她投身扫盲运动,主动请缨成为民办教师,在村里开办扫盲班,帮助172名青壮年全部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使她所在村庄成为山东省第一个扫除文盲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历史性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让中国经济如同一艘巨轮,驶入了高速发展的航道。主创团队选取了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为代表,讲述了他们闯出一片新天地的故事。   ……   在《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中,每个平凡人物的故事都是伟大时代的缩影,69个人物连缀成篇就形成了新中国75年建设历程的奋斗图谱。   以点线面建构人物与时代的关系   梁碧波在接受采访时说,“创作过程中,总导演王新建提出要避免陷入‘一个人在真空中奋斗’的误区。在每集节目叙事中,以人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时代背景为面,将三者有机结合,展现出个人命运同祖国兴衰荣辱的紧密联系。”   众多的人物,丰富的事迹,如何汇聚成一个系列节目呢?   该片没有以时间为序做成编年体,也没有按人物资历为序做成纪传体,而是寻找人物与人物、人物与时代的内在联系,将三个人物有机纳入单集,再以单集构成系列。   梁碧波介绍,主创团队以相近职业将人物扭结在一起,以精神向度进行划分呈现,通过分析人物、寻找元素,使三个不同人物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展现出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或者某一个行业的共同特征。更重要的是以小见大,展现出新中国的整体发展风貌。   视听语言的细细考究   作为“非虚构”影视创作,该片跨越了75年时空,很多人物事迹都是“过去式”。历史与当下两个时空的交织,可以让观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故事的张力,同时创作者也要解决在“历史”与“当下”之间进行时空转换的问题。   梁碧波介绍说,历史时空和当下时空的巧妙衔接,能产生时空对话的效果。例如在第一集《致敬新中国》曹火星的段落中,通过当事人和亲历者后代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不为人知却感人至深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性。   该片还通过使用叙事性镜头讲述事件,引导观众进入特定情境,推动故事发展。这类镜头工整、成组,能建立镜头序列完成叙事,有时候还能实现时空压缩。比如在第十七集《共铸钢铁长城》中,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故事,就是用一组光影交错的风格化影像再现的快剪,渲染出黄旭华与团队人员工作起步时的忙碌与困境。   此外,表现性镜头的运用同样巧妙,它具有浓烈的情感和个性化色彩。第十九集《与时代同频》中,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实习时,父亲担心女儿身体,给学校写“求情信”的故事情节,用了一个表现性空镜,用道具和投影搭建了仿真空间,将樊锦诗第一次独在异乡的飘零感表现出来,也将一位老父亲的思女之情烘托出来。   在谈到片头、片尾的艺术特点时,梁碧波表示,这样一部题材波澜壮阔的作品,很容易把片头做得高大上、红光亮。主创团队选择清新、明快的水彩画风格,以各个时期人物的形象,水彩画透明的质感和轻盈细腻的笔触,力图给人温暖、明快又治愈的感觉,赏心悦目,通俗易懂,也紧扣“平凡而闪光”这一主题。片尾曲《璀璨星光》没有用磅礴大气、深沉凝重的美声唱法,而是改用小清新的通俗唱法,以浅吟低唱的钢琴旋律伴奏,以诗意抒情的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梁碧波看来,《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是一次别具匠心的历史回顾和精神洗礼之旅,更是一曲激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乐章。(王爽)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