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每天都可以看到健身跑、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啦啦操……多种体育项目异彩纷呈,操场上欢呼声阵阵,处处散发着运动的热情与活力。
自2013年以来,福建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主动顺应和把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新趋势、新机遇,以“加快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信息化,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体育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十多年来,福建师范大学逐步完善“1+3+4”大学四年不间断体育课程模式:“1”指第一学期的线下基础选项课模块(专项基础模块、基础体能模块、基础体育理论模块);“3”指三个学期的专项线下课程模块;“4”指四个学期“校园健康跑”+线上课程(保健班)相结合模块。学校通过推进大学四年体育课不间断改革,打通课内外体育教学壁垒,实施数字阳光健身工程,学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学生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全面增强,体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平台为先,夯实高校公共体育数字化教学改革基础
开展高校公共体育数字化教学改革,必须有高质量的数字平台支撑。为此,学校将数字化平台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先手棋,研制《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建设解决方案》,对接学校教学云平台、智学·云课堂,校企协同开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围绕“课、跑、测、赛、管”打造五位一体的数字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课内满足学生管理、点名签到、成绩录入、学生评价、电子教案等上课应用场景,课外满足课程通知、互动指导、作业布置、视频教学、课程资料、请假审批、课程评价以及课外锻炼、体测等数据管理需求。
学生通过手机或教学平板参与,管理者可用手机、平板、PC电脑查看学生及教师课程各项统计数据,实现统一管理,为教学职能部门、师生、体育学习者等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服务。学校通过专门的APP,还实现了学生请假、更换体育项目、申请保健班、查询体育成绩等便捷式操作,学生学习满意度由以往的75%提升到92%。
平台运行以来,学生体育课在线上可选的体育项目由12个发展到28个,极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资源为根,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资源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基,福建师范大学通过实施体育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工程,全面推动公共体育教学资源对接新时代需求。
体育课程资源数字化。为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学校加快课程资源数字化改造,累计推动30余门课程、20多本教材、120门次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案等数字化转型,建设3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日均在线学习达37350人次/天;学生通过平台提交打卡学习作业,日均打卡147人次/天。学校通过拍摄、编辑和上传等方式,建设了海量的体育赛事活动的视频资料库并共享至数字化平台,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如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提前将八段锦、瑜伽、排球、篮球等课程项目数字化转型升级,组织开展“战疫进行时,健身不停步”“云端健身,运动抗疫”活动,举办“天天运动”线上打卡活动等,激励全校学生居家科学健身,共同营造活泼、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教研资料数字化。除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学院积极推进体育数字科研成果和资料库建设,整合国内外体育专家学者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通过数字化处理,实现在线检索、阅读和下载。
体育场地和设施数字化。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学校大力推进体育场地和设施数字化建设,构建场地预约系统、设施使用数字指南等,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场馆信息,实现场地和设施的在线预约、使用管理等,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今,每到课外活动时间,田径场、羽毛球馆、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等各场馆爆满,项目多样且井然有序,场馆器材设施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与过去相比,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走出宿舍,到阳光下、操场上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成为了校园新风尚。
育人为本,创新高校公共体育数字化教学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数字化改革趋势,改革育人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与师生共享,实现技术与教育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创新“1+3+4”课程模式,实现大学4年体育课程教育全贯通。利用数字体育平台,打破传统且相对固定的两学年四学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构建起贯通大学四年课堂内与课堂外、线上与线下、教学与训练、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大学生四年体育课不间断,体育课时由122节增加到244节,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三段式”数字体育课堂。课前进行在线选课,上传教学资料、电子教案;课中进行学生管理,点名签到、电子教案、课程通知、班级互动、作业布置、课程资料、请假审批等均在线完成;课后利用智能辅助,实现课后视频巩固、在线理论考试、在线布置课程作业、教学评价、成绩录入、成绩查看等。
实施课外数字阳光健身工程。倡导“体育即生活、生活即体育”,依托“步道乐跑APP”,整合跳绳、高抬腿、原地拍球、集体接力赛等30余个运动项目,通过搭建智能穿戴设备,设置打卡学习状态;记录学习轨迹、时长、次数,上传作业,关联体育课等,实现AI人体运动分析模型自动识别分析、自动化语音引导测试、运动视频AI智能引擎自动分析、测试结果语音播报、智能实时输出体育运动成绩等。
改革让师生都获益良多。学生反映,定期举办线上跑步活动,不仅让大家分享了跑步经验和收获,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跑友,激发了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在教师们看来,以前是带着学生锻炼,现在是学生们三五成群地主动运动,变“要我练”为“我要练”,锻炼习惯得到明显改善。
服务至上,实施高校公共体育立体化教学评价
数字技术赋能使得数据获取更加方便、类型更为多样、加工更为深入、应用更为及时,有助于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向伴随性评价的转型。
绘制学生运动自画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学校通过搭建智能穿戴设备,打造“课、跑、测、赛、管”五位一体数字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实现课程管理数字化、跑步锻炼数字化、健康测试数字化、体育竞赛数字化、综合管理数字化,形成学生在校“体育锻炼自画像”——学生通过使用平台可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实时收集运动数据,包括步数、运动时长、运动强度、心率变化等,并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和健康指导,对心率异常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并建议就医检查。
实施立体化体育教学评价,推进体育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学生运动数据的补充,构建纵向分析(大学四年)、横向关联(跑步数据、体育课成绩、体质达标测试等数据的关联与统计)、交叉比较(学生个体之间、学院之间)的立体化体育教学评价新模式,促进高校公共体育健康发展,形成校园体育文化。
事实证明,数字赋能学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便捷性,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方式中时空限制、参与度不高、评价不够真实等问题,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7日第7版
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材《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杨军 主编,李志河 副主编),通过重构知识体系,深入挖掘多学科专业知识背后底层思维逻辑,从知识和技能转向方法传授,着力提升做人做事能力,突出了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展示了“学方法”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升的巨大作用,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学方法,提高认知能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具、新市场,劳动者需要通过认知能力的提升以不变应万变,学会独立认知陌生事物、探究未知问题,自主创造知识,形成自我判断和决策。本书通过介绍ORID结构思维法、黄金思维圈、历史三维分析法、黄金分割法等,围绕不同的认知对象给出了一般性的方法指导,使创造性学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做到了启迪智慧。
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力发展路径的重大转向,劳动者必然要面对过去不曾遇到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情况、新困难和新问题。由于无现成经验可取,创新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劳动者的常态化活动。如何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从追随模仿者转向原始创新者,想他人所未想,行他人未行之事,本书总结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并非局限在科技创新等尖端创新活动,而是基于每个劳动者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所给予的应对之法,对于提高劳动者创新效率和水平有明显的思想指导作用。
学方法,提高处理复杂事务能力。新质生产力融合教育、科技、产业、组织与管理,各类生产要素高度协同,劳动者无疑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工作和处事环境。随着单兵作战让位于团体作战,单项业务演变为复合业务,线性关联进化为非线性不确定等新事态的出现,劳动者仅凭单一专长或过往经验已很难应对。本书提供了大量方法教人打破僵局、触类旁通、高效沟通、科学决策等,让劳动者切实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钥匙。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让劳动者掌握通识方法将有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大动能:一是科技创新动能。掌握通识方法虽不指导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但可孕育创新精神、增强创新动力、打破思维定式、明确创新路径、提高创新效率,让人不仅完成从一到九十九的量的积累,更能实现从零到一的关键突破,培育更多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级原创性领军科技人才。二是产业跃迁动能。无论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用智慧和双手去实现,通识方法武装了产业工人的头脑,教给了其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工具,处理新问题的思维逻辑,必将为产业深度调整和升级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是质量提升动能。质量是产品的内涵,需要有内涵的劳动者去挖掘、去提升,通识方法帮助人离开对自然物的依赖,从依靠体力和经验转向更多地用方法和思想创造价值,势必会让人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更高效、更和谐、更绿色和更加可持续。
通识方法的普及,将有效降低劳动者的教育成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总有过时,方法则可常青。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方法的重要性,从“术”和“器”的层面上升到“道”与“法”的层面,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且关键的长久力量。
通识方法论教材在素质素养教育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希望教材研发团队以及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和拓展方法课程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7日第10版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奥林小学校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书法作为重要的美育载体,提出“书法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并确立“本真教育”的办学文化和育人理念,创设了“墨香奥林”书法课程群,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寻求真理,学做真人。
建构“墨香奥林”书法传习课程体系
学校制定了《书法教学与学科融合管理办法》,形成了由学科融合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礼仪课程组成的“墨香奥林”书法传习课程体系,并对所有学科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课、书法课着力于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提高书法教育效率;数学课对书写格式严格要求,注重书写习惯培养;美术课在指导学生绘画中融合书写的结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他学科则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书写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构建了“墨香奥林”书法融合课程群,包括固本课程群、强基课程群、求真课程群和务实课程群四大类别,分别体现人与知识、人与经验、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四个层次。
除四类课程群外,学校活动及校园文化也是很好的教育主体。该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建设、班团队活动、课程周等为载体,以自主设计、组织、实施为课程实施路径的不同学科融合的跨学科活动,在不同的年级设置基于同一问题情境下的不同项目,设置分层次、差异化的学习内容,作为四类课程群的补充以及在校园中的体现。
实施“书法+”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主要采取“书法+”模式,除日常常规教育教学安排外,为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综合性,还通过馆校共建、特色社团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实践创新的素养。
学校以周边场馆为主,整合场馆资源,实施书法教育。如学校“墨香印记——2022年‘写经典’师生书法优秀作品展”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开幕,达成包括开发书法课程、展示优秀学生作品、组织特色社团活动、开展公益活动及促进教师综合发展五个方面的项目合作。
同时,师生走进四川省文化馆,开展浸润式书法教育: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文化馆各种巡展做导赏员;教师与文化馆共同研发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等。学校还依托周边文化馆资源,开展现场书写活动、作品展览活动、写春联活动。
创设和美书法教育环境,推动家校共育
学校在校园环境设计上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融入书法认知、书法习练、书法展评以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内容,有层次、有目的地营造和美的书法教育环境。学校设有专业的书法教室,为学生提供书法学习环境;有宽敞明亮的书法社团教室,为社团师生提供练习书法的场地;学生习字台、红砂石习字台给学生的课间生活增添一份体验的乐趣。学校在每一条走廊、每一间教室内外都设有两块书法展板,为每个班级提供展示学生书法作品、作业的平台。学校还有专门展示教师书法作品的展墙。学校橱窗、展板定期开展专题展览,定期展示师生优秀书法习作,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特长发展。
“家校共育共传习”是学校书法美育实施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家校共育写春联”等活动,邀请省市著名书法家到校开设现场讲座,挥毫展示。学校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与书法传习体验,共同探讨家校共育写好书法的举措。学校每学期还举办“墨香家庭”评比,评出书法传习氛围最浓的家庭,号召更多的家庭向他们学习。
书法美育让奥林小学的文化教育随着每一个孩子走进了家庭,走进了社区,浓浓的墨香带着清新的文化艺术气息感染着每一个家庭,家长们在惊喜地发现孩子点滴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奥林小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7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