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抵达集会现场并发表讲话深度 | 躲过一劫的次日,特朗普现身威斯康星,将出席共和党大会

2024-12-12 19:32:23 投资策略 贺蝉

特朗普抵达集会现场并发表讲话深度 | 躲过一劫的次日,特朗普现身威斯康星,将出席共和党大会

“躲过一劫”的次日,特朗普又挥舞起了拳头。 美国当地时间14日,受到“未遂刺杀”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抵达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准备参加15至18日在当地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走下飞机舷梯时,他挥舞拳头,一如前一天受伤后那样斗志不减。 分析认为,接下去四天,共和党可能“双管齐下”:一是利用特朗普在“刺杀事件”中赢得的同情分,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二是在推出保守竞选纲领的同时,淡化最敏感议题,以团结更多选民。 观察人士还指出,虽然“刺杀事件”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可能暂获抬升,但随着突发事件特殊效应过去,红蓝阵营两位“主帅”所获的支持有望回归基本盘。4个月后的选战格局仍受制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选情利好背景下的大会 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共和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个总统选举年举行一次。今年的大会参与人数预计超过5万。 大会旨在确定该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通过竞选纲领,以及处理包括选举党的官员和修订党的规则等党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着推举本党总统候选人、为大选造势等职能,是两党的重要议事程序,也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到本次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它的召开有两大背景。 第一,当前美国政治极化、民意分裂情况严重,两党及其支持者在移民、堕胎、经济、外交等问题上分歧众多。 与此同时,共和党近些年经历转型——由传统的建制派主导转变为“特朗普党”,前者代表大资本集团利益,后者更多受到中下层白人群体和中西部选民拥戴,政治上更保守,经济上更内向。 因此,这个转型时期的政党会推出何种竞选纲领来最大限度动员选民,备受瞩目。 第二,大会前一天发生了震惊全美的特朗普遭“未遂刺杀”事件,一方面给大会安保带来考验,另一方面也给共和党人发挥和利用的空间。 本次大会已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安全活动”,这是美国政府指定的活动中安全级别最高的。宾州枪击事件发生后,外界预测大会的安保将更加严密。 王勇表示,枪击事件经过各路媒体报道后,成为共和党选情的利好因素。尤其是特朗普挥舞拳头的画面,被共和党支持者视作最能展现特朗普“坚忍奋斗”形象的标志。 “所以共和党大会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该党如何利用有利态势巩固选情,推动特朗普赢回白宫。” 竞选纲领“成色”如何 如无意外,特朗普将在美国当地时间18日晚间发表演讲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他还可能很快公布竞选搭档,三位排名最靠前的人选包括:北达科他州州长伯古姆、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鲁比奥、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万斯。 三人各具优势和劣势:伯古姆善于筹款,但忠诚度可能不足。鲁比奥善于吸引拉美裔选民,但与特朗普走得不近,而且偏民粹主义。万斯忠于特朗普,但难以吸引少数族裔。 王勇认为,除了锁定共和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外,大会主要看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布怎样的竞选纲领。 在此前密尔沃基举行的闭门投票会议上,一份名为“美国优先:回归常识”的纲领草案获得通过。它只有短短16页,但特点比较鲜明。 边境议题上,草案承诺恢复特朗普时代的边境政策,完成美墨边境墙的修建。它还主张驱逐数百万非法移民,甚至向南部边境部署联邦军队。 经济议题上,草案强调降低通胀、解禁能源生产、控制联邦开支等。 堕胎议题上,草案有所淡化,“堕胎”一词全文只出现一次。共和党拟将堕胎问题交由各州自行决定,而不通过全国性禁令触碰这个争议问题。 外交议题上,为遵循“美国优先”,草案提到共和党政府将通过增加军费等方式对美军进行投资。草案未直接提到乌克兰,但表示特朗普的执政目标之一是“恢复欧洲和平”。 在王勇看来,共和党的竞选纲领,将主打“更保守的倾向”,这会反映在移民等问题上。经济方面,特朗普拟采取更多保护主义政策,并通过企业税率直降至20%的承诺向商界领袖“抛诱饵”。外交方面,则仍会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同时要求美国盟友“多付钱”“多埋单”。 王勇认为,抓要点、轻细节,是共和党竞选纲领草案的主要特点。“从选举策略而言,共和党必须顾及那些价值观和政治主张有所不同的选民,因此选纲回避或笼统涉及最敏感的争议话题,以团结更多选民。” 特朗普能否笑到最后 另一个看点是,共和党在大会上如何利用“刺杀事件”的后续影响,来巩固竞选优势。 特朗普14日已透露,他已经开始重写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稿,将在演讲中侧重呼吁“国家团结”,而非聚焦于拜登。 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比彻姆认为,对于红色阵营而言,只要“不去破坏现状”即可守住优势。“现在共和党团队要做的,就是仔细检查特朗普的演讲稿,确保没有隐含暴力的呼吁。” 刺杀事件后,外界都在紧盯特朗普在民意支持方面的变化。 一些国内外分析人士认为,事件可能强化共和党内温和派对特朗普的支持,并改变尚未做出决定的选民的看法,不过摇摆州选民立场预计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王勇认为,刺杀事件使共和党选情出现有利局面。但积极影响能持续多久,一要看枪案调查结果,二要看民主党的应对,三还取决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可能发生更多政治暴力事件等。 “刺杀事件后特朗普的民调支持有所抬升,很大程度是同情分使然,包括选民对民主党的误解,舆论造势等等。”王勇说,随着突发事件特殊效应过去,特朗普和拜登的支持率可能回归基本盘。 美国政治史教授马修·达莱克认为,美国历史表明,政治家不一定能成功地将暴力袭击引起的同情转化为选举胜利。西奥多·罗斯福、杜鲁门、福特均是如此。 再看民主党这边。刺杀事件后,拜登及其团队做出了几方面应对。 一是拜登结束度假返回白宫发表谴责暴力的讲话,二是他致电特朗普以示慰问,三是拜登团队暂停总统所有外出活动,四是拜登14日罕见地在椭圆形办公室呼吁给政治氛围“降温”。 眼下,拜登正面临着民主党内对他高龄和心智状况的担忧,“退选”呼声不断。有分析指出,刺杀事件后,民主党民调支持下降,换谁都赢不了特朗普,可能反而加强党内共识,让拜登继续参选。 王勇认为,目前来看,拜登对于刺杀事件的处置,给人公正成熟的印象,显示出民主党的政治经验。然而民主党的选情依然不容乐观,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拜登的候选人资格令民主党内部陷入混乱和纠结——如果不选他,党内其他人物要么知名度不高,要么能力有限。 二是民主党的竞选纲领也出现很大问题。其内外政策(如应对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受到诟病,对于美国的形象和资源造成不小的损害。 接下来,将更加考验两党在选战策略上趋利避害的能力。共和党方面需要小心平衡,既加强造势,但也不能搞过火走向极端,分散外界对拜登年龄的关注。民主党政府则既要通过谴责暴力与刺杀事件划清界限,又要善于在调查结果于己有利情况下抓住机会反击。 极化与暴力的循环 王勇认为,随着美国大选竞争日益白热化,出现了更加令外界担忧的趋势——政治极化和政治暴力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 王勇表示,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此前在美国全国进行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为了迫使国会或政府官员做正确的事情,使用武力(暴力)是正当的。有10%的美国成年人(其中1/3拥有枪支)赞同“使用枪支”,认为使用武力阻止特朗普成为总统是“合理的”。 在王勇看来,政治极化演变成政治暴力形式,说明美国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美国民主政治感到绝望,认为通过立法或选举无法解决自身的诉求与关切,只能寻求伤害并阻止竞争对手的暴力解决方式。究其根源在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与社会变革的无望。这值得美国执政者深思。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