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国居民的存款在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到了103.3万亿元人民币。
但在今年7月份之后,居民存款率却“断崖式”暴跌了1.12万亿。
那么问题来了,存款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它们都流向哪儿了?又是谁在掏空中国人的钱包?
图1
存款汇率降低,理财产品下跌
“对居民个人来说,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会相对应有所下降。”
招联的首席研究员董先生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银行净利润增速正在逐步放缓,而净息差也是呈现出一个逐季下降的趋势。
因为银行长期的持续减费让利,影响了降低融资成本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所以,为了缓解银行负债端的压力,近期以来,包括了工商、农业、建设、邮储、交通、中国银行六大行的存款利率均呈现出持续下行态势,大部分都下跌至2.5%以下。
当中,六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左右下调至0.2%左右。比较突出的是,3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同时下调了15个基点,分别是2.45%及2.5%。
图2
这将表明着,如果是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100万元,到手利息就减少将近7500元左右。
因此,正如董先生所说的,居民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存款收益,那必须相对应承受较高风险,反之,无法做足承担较高风险的心理准备,那就只能接受较低的收益。
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跌让人们不再考虑进行储蓄,但同时取出来的钱也并没有流向股市、银行理财产品等领域。
从去年年底开始,理财产品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赎回潮现象。
从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理财产品出现了近4年来首次四季度环比下降的现象,较三季度末大幅度下降了大约0.78万亿元。
这样的暴跌给了理财机构当头一棒,银行理财也措手不及,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收缩。
图3
除了对理财市场与债券市场形成了冲击,同时不可避免地发酵到了利率债、银行资本债,信用债上等的一级市场。
当中信用债净融资额总共下降了7千多亿元,产业债净融资额总共下降了5千多亿。
因此,人们对于理财市场的这出赎回潮的“好戏“避之不谈,大多数人选择隔岸观火,等整体局面好转后再“重返战场”。
那么,不投资,居民除了把钱用在了哪个方面呢?
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市场回暖
“今年春节,我们滑雪场累计滑雪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1%,收入也比去年同期增加311%。”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运营总监张嘉瑞说。
自疫情开放以来,该度假区人气火爆,景区的天然粉雪成为了网红景点,吸引了国内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图4
无论是新疆冰雪游的火热,还是前段时间爆火的“淄博烧烤”,以及风靡全网的“大学生旅游特种兵”,这些都是近段时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的缩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截止至今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千多亿元,整体同比了增长了差不多3.0%。
同样,在7月份的数据比对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3.8%;餐饮收入增长15.8%。
一个接一个跃动的数据,无一表明着人们在后疫情时代,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类似于旅游业、餐饮业、基础消费品行业诸如此类的低端消费市场。
同时,我国此前推出过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恢复经济接续的相关措施,在国家政策的推波助澜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会随之发生转变。
图5
不再预防性地进行储蓄,相反会将疫情三年的存款取出来,用于日常生活的基础消费,更多表现在了随着疫情开放后重新焕发光彩的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
提前偿还房贷,“还贷热”风浪高
有专家认为,存贷双降意味着居民贷款和存款同时减少,这与今年流行的居民提前“还贷热”息息相关。
根据光大固收提供的数据,近期以来,居民房贷款提前还款占比偏高。
截至今年的上半年末,存量RMBS的提前还款率已上升至16.12%左右。
在今年6月份时,RMBS条件早偿指数均值在0.20,较去年同期的0.11和前年末的0.07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同时相关资料表明,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居民住房贷款为3.5万亿元左右,后因为人们提前还贷,存量贷款的偿还占比提升,在上个月底居民的住房贷款余额相应地减少了。
图6
深究提前还房贷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受理财利率的影响,其二是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增房贷利率的利差过大。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提出:“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而且居民预期房价持续下跌,人们提前还贷的想法只会愈加强烈。”因此,理财产品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还贷利率。
客观而言,由于理财产品的利率呈现出持续下滑的局势,不少的理财产品近几年的年利率跌破了3%。
比如,7月初一周全市场6M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8%左右,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3.3%。
再如,2023年7月14日上证综指收于3237.70点,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度的下降。
在这样的比对下,“高高在上”的房贷利率在整体上大于理财利率。
图7
那么,当人们意识到理财利率跑不赢房贷利率又找不到更优质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这也成为了居民选择将存款用于提前还贷的“导火线”,近期愈演愈烈,逐步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此外,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增房贷利率的利差过大也是促使人们提前还贷的“助燃器”。
今年年初,随着郑州打响了房贷降息的第一枪后,大约有30多个城市前赴后继,紧跟其后,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全国各地迎来降房贷潮,甚至最低降至3.7%,使得存量贷款的利率远高于新增的贷款利率。
比如,我们可以以同样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存量房贷利率为5.5%为例,月供在5677元左右,那么30年总共的利息在104万左右。
再来看按照最新首套房利率3.8%来算,月供在4659元左右,30年下来的利息在67万左右。
图8
相同的条件下,月供差1000来块,而30年利息差了30多万,这可谓是叫人“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这样的情况下,致使很多存量客户焦头烂额,心急如焚,在内心不平衡的驱使下,纷纷走上了提前还贷的道路。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讲,降负债在这个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阶段能给居民带来更高的安全感,毕竟“无债一身轻”。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提到:“依照目前的社会阶段来说,确实存在着不少抱怨存量房贷利息太高的呼声。
人们选择提前还房贷,首要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减少利息的支出。
我们觉得,有必要重视此类的社会情绪,我们会相应地积极宣传“存量贷款也会降利息”的精神,尽可能减少人们‘一窝蜂’提前还房贷的行为。
图9
其次,还需要系统性研究一下‘房贷利率下调-房贷提前偿还’之间的关系,积极为购房者减少一定的负担。”
7月份国内存款的“峰转直下”让不少专家表示困惑,人们都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
而我们认为,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消费市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了居民存款的最大流向。
同时,存款汇率降低,理财产品利率下跌,又有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增房贷利率利差过大的“添油加醋”致使人们把钱从银行取出来,用在了提前还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