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随着市场收益的走弱,加之2022年两次“破净潮”冲击,权益类理财随行就市,发行量明显收缩,去年仅3家理财子公司发行了12只权益类产品。
近期,各家理财公司发布公告显示,银行理财新发产品仍以封闭式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但同时不少机构也开始加大布局投资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力度。
多位理财公司人士展望2024年,均表示权益市场总体谨慎乐观,存在修复机会。1月26日,一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由固收为主逐步向固收+、权益、另类等资产拓展是趋势,主要是为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固收+”“权益类”产品扩容
近日,多家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或混合类理财产品。
例如,平安理财推出“星辰添利一年定开2号”产品的“固收+”产品。产品介绍中表述,该产品主投固收并叠加中性策略、ETF套利、可转债套利策略,追求累计“含权类”资产的稳定收益。
平安理财方面介绍,其坚信当前权益市场的点位,处在悲观情绪演绎到极致时的黄金配置窗口。
同时,平安理财方面表述,在投资节奏上,尽管目前指数估值性价比凸显,在投资时坚持严控权益净多头敞口、不单边押注市场方向,严控尾部风险。随着市场企稳回暖,组合在股票和可转债仓位上有望获得更大的向上弹性。
日前,民生理财推出的一款“固收增利”半年期的产品中,权益类资产比例不超过20%。
此外,光大理财和华夏理财也各有一只权益类公募产品于2023年底成立,分别为“阳光红优选500指数增强C”和“天工日开理财产品13号(中证1000指数)”。
其中,“阳光红优选500指数增强C”为光大理财时隔近两年后再度发行的权益类公募产品,为风险等级四星的权益类产品,以公募理财形式发行。产品权益类资产不低于80%,业绩比较基准为85%的中证500指数与15%的中证全债指数加和。
光大理财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梁珉表示:“中证500指数的成份股行业分布比较均匀,代表性比较强,基于此做增强,稳定性更高一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这款产品不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仅面向光大银行机构客户以及光大理财机构客户,这也是光大理财唯一一只不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权益类公募产品。
与2023年初相比,2023年末国有及股份行理财公司权益类及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整体降幅明显。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多只含权产品近期发行,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理财公司加大权益布局的信号。
“2024年是理财资产配置结构优化之年,资产配置中的‘二八定律’继续成立,80%的安全垫资产和20%的博收益资产的结构不会变化,但是预计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将回升。”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表示。
一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权益估值低洼,随着经济稳步修复,权益资产估值修复前景可期,理财产品由固收为主逐步向固收+、权益、另类等资产拓展将是趋势。
布局权益类产品或仍有必要性
从整个银行理财行业来看,权益类产品“寥寥无几”。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机构及银行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2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不足100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封闭式产品优点在于配置期限相对较长,且均为固收类产品、风险可控,收益确定性高,是理财公司蓄客的主力产品类别。根据资管新规,所投资金融资产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的封闭式产品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能够有效平滑净值曲线,抑制净值短期波动。
但业内也认为,布局权益类产品仍有必要性。为了拓展权益类产品,银行理财公司通过创新费率模式、公司跟投等方式,提振投资者信心。
例如,去年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理财推出了一只银行理财权益类公募产品,引发了投资界的关注。
一般情况下,国内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率模式以固定费率为主。然而,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产品,作为银行理财的公募权益产品,公开打破了传统公募资管产品的固定管理费模式,提出“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与此同时,民生理财银竹混合灵动A股机遇理财产品提出,如果连续三个交易日产品费后累计净值达到1.2则可提前开放。另外,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00时,管理人将从下一个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
普益标准分析人士认为,就产品类型而言,基于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固收类资产仍将占据市场大部分空间,但考虑到客户理财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布局权益类产品仍然是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
“站在当下时间点,胜率是很高的。我们判断权益市场后续结构性机会是非常多的,但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仍需要强力的政策支持。”针对权益市场后市表示,梁珉表示。
展望后续权益市场,理财公司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修复,且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A股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展望2024年全年,贝莱德建信理财拟任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表示,对A股市场较为乐观。一是从绝对估值、历史估值、不同资产类别的估值来看,当前A股具有投资性价比;二是当前压制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在改善。
“未来随着机构支持配置能力不断提升,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权益、混合类等配置的占比将有所提升。”一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梁珉坦言,打破银行理财投资者稳定收益的“心理账户”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允许银行理财设立类似公募基金的理财投顾模式,并呼吁拓展银行理财销售渠道。
“希望理财产品特别是含权理财产品未来能在券商、互联网等渠道销售,这样可以触及更符合其风险偏好的客群,尤其是年轻人。”梁珉说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