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和95后成为2024年的观影主力?如今观众更喜欢的电影是哪些类型?怎样让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影院、留在影院?
日前,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行业数据为依托,从市场情况、观众特征、消费偏好、观影习惯等角度出发,展现并分析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对业内关注的诸多问题给出答案。
据悉,报告中的数据来自300多场电影试映和定期对观众进行的调研。在电影市场求新求变之时,这一报告是辅助中国电影人“读懂”观众、锚定新的创作方向的重要依据。
女性与95后成主力
从2024年年初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将一批优质作品呈现给观众。其中既有《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等喜剧片,又有《周处除三害》《九龙城寨之围城》等动作片,还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异形:夺命舰》等引进片。
报告指出,2024年节假日档期票房活跃,占全年票房近七成。热门档期票房成绩亮眼,其中元旦档票房15.3亿元,刷新档期历史纪录;春节档票房80.4亿元,打破春节档影史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近六成,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约八成,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比超四成。女性以及95后观众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刘瑞芳认为,女性观众比例的提升与女性题材日益成为国产电影的重要创新领域密切相关,“近几年的国产新片创作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女性视角的成功案例。”
报告显示,2024年观影人数及人均观影频次略有回落,预估2024年电影市场观影人数约4.11亿,人均观影频次2.2次。
今年的电影市场的整体状况,与电影本身的生产放映有关,也与当前线上娱乐方式的丰富和线下文旅消费的火爆有关。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当前需要更多重点影片和头部影片连续性地激发市场热情。另外,近年来中老年观众有所增加,但作为电影核心主力受众群的青少年观众更多地被游戏、短视频、微短剧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形态所吸引。
但报告也指出,中国观众仍有观影热情。以2024年国庆档为例,9月底,淘票票平台“想看”数量大幅上涨至近4年同期最高水平,带动国庆档首日斩获近5亿元票房。报告认为,未来一方面需要大力吸引新用户首次走进影院,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低频用户持续走进影院,而持续性供给新内容对此尤为重要。如2024年暑期档,《云边有个小卖部》《默杀》《抓娃娃》的接连上映,对观众的持续“拉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档期后续强势新片供给数量减少,档期“拉新”能力趋缓,大盘也未能重现2023年暑期档高位平稳的走势。
观影需求更多元化
灯塔研究院2024年9月份进行的线上用户调研发现,观众最青睐的电影类型是喜剧、悬疑、科幻、动作4种。与之相应,2024年喜剧片供给数量及票房贡献突出,多元内容的潜力有待挖掘。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认为,其实观众对成熟的电影类型和呈现方法已经有些倦怠,“我们要继续加大类型的多元化,鼓励有机地、合理地做类型的杂糅;在既有类型上继续大胆挖掘,尽量全方位地提升以某一个类型为主、糅合其他类型元素影片的质量”。
这一调研还显示,故事/题材、有共鸣、视效震撼、精彩刺激、引发思考的内容以及演员演技是映后观众集中讨论的内容。“有共鸣”的内容虽然可能不是观众进场的第一动力,却可能成为映后被广泛讨论的重点,因此,影片是否能够引发话题共鸣尤为重要。如今年引进的泰国片《姥姥的外孙》,其“遗产继承”的话题以及细腻感人的亲情在影片映后引发广泛共鸣和传播,影片最终取得票房过亿元的超预期表现。
阿里影业集团总裁李捷表示,当前,观众的观影需求更加精品化和多元化,对电影的题材和类型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这四大类型的电影,极致的视听享受和情绪释放也是观众选择走进影院的重要原因。同时,与个体命运、家国情怀相关联的电影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他指出,公众舆论、外部评价正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影片的走势,观众的购票行为更加后置,真实口碑成为作品的“试金石”。
而阻碍观众进场或影响票房走势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有的影片口碑平平,故事俗套不吸引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认为,制作精良、口碑好的电影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而视听体验、文化获得感已成为一部电影获得肯定的主要因素,“电影要把观众的理解和感受纳入到创作中来,让他们在观影中有参与感,在观影后形成文化讨论”。
“以变求变”实现突围
报告显示,2024年观众整体消费趋于理性。坏猴子影业CEO、上狮文化CEO王易冰表示,他感受到观众的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如观众会更仔细地考虑一部电影是花钱花时间去电影院看,还是等网络平台上线后再看;如果决定去影院看,是上映后第一时间就去电影院看,还是等口碑稳定了再买票。
报告还显示,票价是观众挑选影院时的考虑因素之一。2021—2024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40多元,2024年中国人均电影消费为90元左右,七成观众习惯提前1—2天或观影当天购票。提前购票时,票价是主要考量指标;而临时购票时,观众更关注影片口碑、类型题材及故事内容。
灯塔试映数据表明,在观众消费趋于理性、其他娱乐活动争夺注意力的大环境下,电影要在供给数量、质量以及类型丰富度等方面,放大电影之于其他娱乐方式的优势及不可取代之处,才能让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影院、留在影院。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下电影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极大变化,怎样突出电影所长以契合观众的新需求,在众多媒介供给中实现差异化突围,是电影“以变求变”的重要命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认为,在新技术的赋能之下,电影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将观众的观影体验带入了全新的层次,“我们要发扬中国电影极具东方美学特性的叙事传统,强化类型片属性,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打造出富有人文关怀、艺术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原创作品,以此赢得观众的心”。
非遗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非遗保护需向科学化、系统化保护升级,当下急需构建科学的非遗价值评估体系。
非遗承载了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蕴含着多重价值。其中文化价值是其核心,例如京剧和昆曲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精神气度,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其可以通过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就像春节和端午节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情感联结的纽带。非遗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例如山东淄博的琉璃烧制技艺通过市场推广,不仅实现了出口量的突破,还带动地方旅游业成为经济振兴的重要动力。在教育方面,非遗是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河南洛阳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此外,非遗在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和价值。
非遗的多维价值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织,并随着时间、空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动态演进,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现代科技为非遗价值的科学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非遗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例如可以利用数据分析预测某项非遗的濒危程度,为抢救性保护制定精准策略;还能通过市场趋势分析,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推动其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科学评估体系不仅提升了非遗保护的效率,还为精准施策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传承人扶持、推动数字化记录和教育传播等,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非遗保护体系和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可以构建一套以科学评估为核心、精准施策为路径、创新发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非遗精准保护方案。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实现政策引领,同时,将非遗保护与国家发展目标精准对接,确保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例如云南楚雄的彝绣和陕西宁强的羌编就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地方经济活力。
立足丰富资源,进行精准识别和个性化施策。可依托全国统一的动态非遗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分析非遗项目的多维价值及其传承状态,动态评估保护优先级和发展方向,针对不同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具体需求,提出个性化保护策略。
因地制宜,分项施策,重视区域性保护。同一非遗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传承方式和文化意义往往存在差异。因此,保护工作必须尊重地方文化生态,结合地域特色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分项施策。以茶文化为例,福建的茶文化以乌龙茶制作和“工夫茶”传统为代表,注重技艺与茶艺的结合;云南的茶文化以普洱茶为核心,依托古茶树生态系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基于此,福建可侧重保护传统制茶技艺和茶种资源,云南更注重普洱茶的产地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灵活政策引导,支持传承人参与濒危项目的保护。通过引导传承人拓展技艺范围,鼓励他们学习并掌握同类别相近的濒危项目技艺,填补传承空白,保障濒危项目的延续性和活态发展。可突破传统“一人一项目”的模式限制,在必要时通过灵活政策为传承人提供专项培训、资源支持和激励保障,以确保传承人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传承质量。
制定非遗数字化标准体系,精准提升数字化保护质量。可通过建立数字化标准体系,明确技术规范,确保数字化成果能够真实展现非遗原貌,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原真性,避免因标准化处理导致文化同质化。同时,强调数字化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和传承人合作,尊重其文化表达方式,确保数字化保护与非遗的活态传承相辅相成。
(作者系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当前,新主流影视创作已经步入常态化,持续涌现出叫好又叫座的影视精品。无论是《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剧集,还是《志愿军》《长津湖》等电影,都在不断促进创作立意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共振,持续影响着更广泛的内容创作领域。近期播出的军事题材网络电影《冲锋》,展现出新主流影视作品在网络电影领域的全新探索。影片以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平事迹为基础,通过对70多年前杨根思及其战友英勇保卫小高岭阵地事迹的影像再现,让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为观众带来强劲的精神感召力,感受“冲锋”背后的无限勇气和力量。
写革命的历史就是在写人的历史。《冲锋》将“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人”这一道理贯穿创作始终,既是在刻画英雄杨根思的感人形象,也是在刻画无数与杨根思一同浴血奋战的英雄。行军路上的志愿军伤员即使可能被冻到截肢也不愿半途而废;老班长身中数枪依然让杨根思扔来炸药包,舍身炸毁敌人的坦克;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杨根思含泪收集战士们的信件等场景,体现了战士们“非身死不下战场”的精神,令人动容。以人写历史,使这部作品更生动、深刻,让观众感受到志愿军官兵崇高而坚强的信念和使命召唤,在打动人心的同时深入人心。
要书写人的伟大,就不能忽视书写人的日常。《冲锋》巧妙捕捉了杨根思的不同人物面向,将战场上的“铁血战士”和战友眼中的“温情兄弟”形象相统合,这位“最可爱的人”在面向一群“最可爱的人”时,既有领兵作战的果敢坚毅,也有日常交往的温润细腻。面向人物的细致入微的创作,让角色形象更立体、饱满,也增进了观众的情感代入与共鸣。
重大历史叙事的背后往往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核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如何围绕于此构造出当下观众可知可感的价值空间,也在考验着视听工作者。《冲锋》的创作经验也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杨根思曾提出“三个不相信”的口号,即“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冲锋》充分表现了他践行“三个不相信”的过程以及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即便阵地上只剩自己一人,杨根思依然做好随时抵御敌人进攻的充分准备;重伤的赵景阳从连长口中确认坚守小高岭阵地的任务完成后,才放心“离开”;郑光哲在回营地途中坚定选择折返,回到小高岭与杨根思并肩作战……“人在阵地在”不是一句口号,泛黄的家书也写尽了从“小家”到“大家”的奉献,“一个人保的是家,一群人卫的是国”的呐喊在这些细节里都得到了具象化。
《冲锋》是当前网络电影市场引人注目的作品,具有再现革命历史、传递精神力量的深度和力度。这部网络电影带领观众走近革命英雄,建立了观众与革命及英雄的情感连接,让观众在回望历史中更好地珍惜当下。
70分钟,10首曲目,13米超高清大屏,80人交响乐队。日前,《叶尔羌河》4K超高清纪录片视听交响音乐会在上海SMG广电剧场举办。纪录片《叶尔羌河》的精彩画面与上海爱乐乐团的现场演绎,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在中国的最西部,喀喇昆仑山巍然耸立,冰川融雪汇成了叶尔羌河。它在茫茫大漠、巍巍山岭之间肆意流淌,点缀出一片片绿洲。《叶尔羌河》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作主线,运用4K超高清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叶尔羌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讲述大美新疆的动人故事。业内专家认为,该片捕捉时代脉搏,铺展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面,将自然与人文细腻交融,以诗意的叙事风格为中国纪实美学开拓了新境界。
为了此次音乐会,《叶尔羌河》创制团队对1000小时的海量素材重新进行整理筛选与剪辑加工,邀请青年作曲家龚天鹏进行创编,为每个视频片段设计相应的音乐配置,形成了一套风格迥异、氛围感十足且时长适宜的曲目演奏版本。上海爱乐乐团组建80人的乐队进行演奏,使声画相融,相得益彰。主题音乐作为序曲,带领观众通过镜头快速领略新疆风光。组曲中,庄严肃穆的曲调凸显雪域高原的神秘莫测;苍凉辽阔的音律与浩荡沙海巧妙呼应;温润而舒缓的旋律仿佛让观众看到奔涌向前的叶尔羌河滋养了万物生机;恢弘昂扬的节奏宛若茂盛茁壮的胡杨林依着河流肆意生长;轻快欢愉的鼓点模拟出小动物的憨态可掬;悠长空灵的乐声与新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互相映衬,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会现场的600多名观众身临其境地沉浸于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此次音乐会还进行同步直播,线上音乐会触达亿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