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 | 《德国法律杂志》(German Law Journal)第23卷第7期

2024-12-16 14:26:08 股票分析 濯洁

域外 | 《德国法律杂志》(German Law Journal)第23卷第7期

German Law Journal Vol.23 Iss.7 《德国法律杂志》创刊于1999年,关注领域是比较法、欧洲法与国际法。作为一份面向大西洋沿岸国家的国际期刊,其创立伊始主要关注德国法发展。现在的编辑团队主要来自荷兰、英国、美国、德国。本期《德国法律杂志》刊于2022年9月,是一期关注法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的特辑,共包括8篇文章。第一篇介绍是综述性文献,综观式而又不失细节地介绍从事社会人类学的法学家的工作。而后两篇关注于法人类学研究的文献,讨论其在性别研究和难民研究方面的成果。之后的5篇文章则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分别涉及语言、移民、气候、宗教等话题。 Introduction 介绍 01Legal Scholars Engaging with Social Anthropology:Hardships and Gains从事社会人类学的法律学者:艰辛与收获Marie-Claire Foblets, Jean-François Gaudreault-DesBiens, Michele Graziadei摘要:《德国法律杂志》的这期特刊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社会人类学所能提供的概念和方法工具箱,以及将人类学的知识方法应用于法律思考、论证和实践的额外价值。这些贡献涉及处于人类状况核心的各种高度热门、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包括对非二元性别的承认、提交国际法院的家庭纠纷、行政场景中非多数人语言的使用、强迫移徙以及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发展对世界各地地方社区的影响。这一介绍概述了本期所汇集的研究针对的计划、选题,以及作者在将他们对人类学的思考融入他们对法律的思考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的结论是,求助于人类学可以帮助受过国家法律训练的法学家对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挑战形成更精确的理解,并最终达成更微妙、敏感和公正的决定。关键词:跨学科;法和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法律实践;反射性转向;实证法律研究;人种学方法;非国家规范性A Focus on the Literature: Anthropology as a Source of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Inspiration聚焦于文献:作为理论和概念的灵感来源的人类学02When Comparative Law Walks the Path of Anthropology: The Third Gender in Europe当比较法在人类学的道路上前进:欧洲的第三性别Stefano Osella摘要:性别认定对于非二元性别的人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成就。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权利,本文将比较法与人类学的理论见解相结合,对欧洲基本权利法中的非二元性别认定进行讨论。本文确定了实现这种权利的三种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批判性评价。第一种方法是否认,即明确或暗示否认非二元性别选项,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法院所做的。第二种方法是有限承认,即在特定限制下授予非二元性别的选择,例如当存在某些身体特征或当权利人永久认同非二元性别时。这是德国法律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种方法是性别自决,个人可以仅根据其声明获得承认。比利时宪法法院提出了这一解决方案。根据人类学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前两种模式无法真正衔接性别多样性,而第三种模式则为之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本文的分析是一个说明如何有效地利用人类学的见解来推进比较法研究的例子。关键词: 非二元认同; 二元性别; 性别认定; 比较公法; 法与人类学03An Illustration of Anthropology’s Contribution to Refugee Law Research人类学对难民法研究贡献的说明Katia Bianchini摘要:本文通过表明跨学科方法在理解那些西方视角所不熟悉的涉及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复杂庇护申请时的附加价值,为有关人类学在难民法研究中作用的争论作出了贡献。基于对英国法院中有关原籍国巫术迫害的庇护申请的分析——不论是担心成为巫术活动受害者的申请人还是可能被指控参与巫术活动的申请人——我表明人类学是如何提供工具去弥合书本上的法律和它在实践执行中的间隙,并解决超越法律范围内的问题。尤其是,人类学有益于一个更为广泛的法律概念化,说明我们不同社会的现实,并有助于解释对巫术迫害的恐惧如何是真实存在的,且涉及严重的人权侵犯。此外,文化的专门知识有助于在相应的文化、历史和政治语境中评估庇护申请,为申请人提供更公正与更好的裁定结果。然而,人类学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涉及不同领域认识论、语言和风格的挑战,以及学术界一些领域对跨学科理解的缺乏。关键词:难民法;人类学;巫术信仰;对裁判的挑战;英国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Fieldwork文献与田野调查的结合04A Socio-legal Approach to Language Use in Administrative Settings in Belgium’s Dutch-Language Area比利时荷语区行政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社会-法律方法Jonathan Bernaerts摘要:这篇反思性的文章对比利时荷语区在行政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社会法律研究结果进行了说明。它解释了作者是如何针对这一研究对象采取社会—法律方法的。接着,文章重点介绍了所使用的方法和概念框架。它讨论了关于数据收集的各种方法上的选择,以及在研究中源于人类学方法的使用。文章进一步阐释了人类学文献中的概念(如自由裁量和多重嵌入性)是怎样为建立一个框架提供概念工具的,并且围绕这个框架组织和展示经验数据。文章的最后简述了这项社会法律研究的结果。在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即使实践偏离了成文法,法律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用二分法来把握。作者还进一步从一般人权的角度推导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文章最后针对法律和人类学的结合研究进行了一些反思,在这些研究中法学和人类学既是相互独立的学科,又是综合性的事业。关键词:法律和人类学;行政服务;官方语言;自由裁量权;公众知情权05Lost in Translation? The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Empirical Knowledge on Migrants’ Vulnerabilities into Legal Reasoning迷失在翻译中?将有关移民脆弱性的经验知识纳入法律推理的承诺和挑战Luc Leboeuf摘要:在欧盟庇护法和关于寻求庇护者和移民的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脆弱性”的概念已经无处不在,它已经获得了多种法律含义和功能。但在“脆弱性”的法律性质、定义和后果方面仍留有许多争议。基于在建立Horizon 2020 VULNER项目的整体研究设计和协调其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本文确定了人类学知识可以为正在进行的法律辩论带来的贡献,并反思了参与这种努力时出现的概念和实践挑战。首先,文章展示了人类学研究方法和概念的潜力,以阐明移民生活中的脆弱经历,并揭示和质疑法律推理中脆弱性日益成功背后的潜在社会和政治动力。其次,它认为人类学只有在其所产生的知识被充分转化为法律推理的情况下,才能为关于 "脆弱性 "的法律辩论作出有益贡献——这需要承认人类学分析的目标与法律概念化之间的差异,前者是全方位的,试图描述人类所有复杂的经验,而后者则需要建立明确的概念,使当地决策者能够以相对确定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允许他们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关键词:人权法;庇护和移民法;欧盟法;脆弱性;跨学科;人道主义;法律人类学06“To Leave Is to Die”: States’ Use of Mobility in Anticipation of Land Uninhabitability “离开就是死亡”:国家在预测土地不适合居住时对流动性的使用Marie Courtoy摘要:气候变化正在深切地改变着地球环境,使某些地区不再适合居住。面对这一已知现象,本文概述了一种研究方法,以评估法律在激励国家预先保护环境恶化地区居民方面的效用,特别是通过促进流动性的方法。然而,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大多数适应气候变化的方式,尤其是重要的人类和社会影响的流动性,都需要深刻的社会选择,而人类学的研究工具拥有研究这些选择的工具。因此,我在进行法律研究的同时还采用了一种以民族志为中心的人类学方法,在法国、瓜德罗普岛和塞内加尔这三个地方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地方,国家资助的流动性或正被考虑,或已被用作应对土地被海水冲走逐渐消失的一种选择。关键词:流动性;移民;重新安置;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不适宜居住;基础理论;民族志;法国;瓜德罗普岛;塞内加尔07Environmental Rights Between Constitutional Law and Local Context: Reflections on a Moving Target宪法与地方语境中的环境权:对变动标的的思考Dirk Hanschel, Mario G. Aguilera Bravo, Bayar Dashpurev and Abduletif Kedir Idris摘要:虽然环境权(如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和对自然享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环境权的内容往往无法与社区因开采活动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环境严重退化的不公正经历相匹配。本文以三个实证案例研究为基础,使用人类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来论证上述观点。当前本研究正在进行过程中,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和蒙古进行的人种学研究表明,存在环境问题的地方社区求助于宪法环境权利的次数远少于预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法治因素到当地对环境脆弱性和相关法律规范的认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反之,地方对环境权的主张也没有恰当的转化为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我们对厄瓜多尔的案例研究发现,对自然享有的权利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权已被纳入宪法,这表明虽然从地方实践中得来的法律规范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亦可能导致法律概念的分离、歧义和模糊,并且与国家既有的法律规范重叠从而造成法律冗余。因此,环境权的标的是处在变化中的,正如法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指向的那样,其具体的附加值取决于讨论的语境。关键词:环境正义;环境权;环境人类学;政治生态学;法律多元主义;人种学的田野调查;享有适宜/健康环境的权利;对自然享有的权利;经济、社会、文化的权利A Focus on Litigation: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聚焦于诉讼:拓展的案例方法08Re-reading Neulinger and Shuruk v. Switzerland: Bringing the Religious Dimension into View从宗教维度重读Neulinger and Shuruk v. Switzerland一案Alice Margaria摘要:本文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Neulinger and Shuruk v. Switzerland一案从人类学角度进行了重新解读,该案由欧洲人权法院于2010年作出裁判。这种重读是通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超越裁判”来进行的,前者指,对案件进行从发生到现在的重构,后者指,看到不同的数据来源并使它们互相对话。这种方法在概念和方法上都借鉴了人类学。它不仅将“判例法”和“诉讼”视为各种社会和法律主体的造物,不断且有意义地互动,而且还采用了“诉讼人的视角”,并为承认在法律推理中被边缘化的适用者(applicant)的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创造了空间。通过这么做,本文表明,Neulinger 和 Shuruk 案在诉至欧洲人权法院以及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宗教考虑而开始预设了中立的框架。“超越裁判”最终突出了法院作为针对不同受众和利益相关者处理和做不同事情的机构的形象,并展示了可以将多视角和“法律人性化”的努力纳入判例法分析中。关键词:诉讼;适用者视角;拓展的案例方法;宗教;世俗主义;国际儿童拐骗;父母分歧;叙事 译者 周瑾睿、郑翰琳、高天书、吕思远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徐子煜、陈州杰、杨雪婷、黄顺利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校对 张峰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讲师 域外栏目每周三固定与大家相见 往期推荐 思享|罗有成: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两个命题及其批判 思享|郭松:法院党组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功能实现 友刊帮推 | 《智能社会研究》征稿启事 论文写作与发表|冯珏:由民法学编辑工作透视民法学研究现状 学界|李广德《共济与请求:健康权的司法展开》(周五赠书福利) 域外 | 《法理论》(Legal Theory)第28卷第2期 思享|王凌皞:哈贝马斯对人类生殖基因技术的批评缘何失败?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朱玉宸 陈冰倩
搜索
最近发表